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电场的作用是使带电粒子加速,动能增大 |
B.电场和磁场交替使带电粒子加速 |
C.磁场的作用是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回旋,获得多次被加速的机会 |
D.D形盒的半径越大,射出的带电粒子获得的能量越多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回旋加速器中,电场的作用是使带电粒子加速,动能增大,A正确;磁场的作用是改变粒子运动的方向,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回旋,做匀速圆周运动,获得多次被加速的机会,磁场力不对带电粒子做功,B错误、C正确;由知,D形盒的半径越大,射出的带电粒子获得的能量越多,D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关于回旋加速器,下述说法中不正确是A.电场的作用是使带电粒子加速,动能增大B.电场和磁场交替使带电粒子加速C.磁场的作用是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回旋,获得多次被加速】;主要考察你对质谱仪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仅减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
B.仅减小狭缝间的距离 |
C.仅增大高频交流电压 |
D.仅增大金属盒的半径 |
A.粒子每次在磁场中偏转的时间随着加速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
B.粒子在电场中加速时每次获得的能量相同 |
C.增大高频交流的电压,则可以增大粒子最后偏转出D形盒时的动能 |
D.将磁感应强度B减小,则可以增大粒子最后偏转出D形盒时的动能 |
A.高频电的变化周期应该等于tn-tn-1 |
B.在EK-t图象中t4-t3=t3-t2=t2-t1 |
C.粒子加速次数越多,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一定越大 |
D.不同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都相等 |
A.高频电源的变化周期应该等于tn-tn-2 |
B.在EK-t图象中t4-t3=t3-t2=t2-t1 |
C.粒子加速次数越多,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一定越大 |
D.不同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都相同 |
(1)求粒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D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
(2)求粒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t ;
(3)实际使用中,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都有最大值的限制。若某一加速器磁感应强度和加速电场频率的最大值分别为Bm、fm,试讨论粒子能获得的最大动能E㎞。
最新试题
- 1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1=6m/s的速度匀速向西运动,若有一质量大小为8N、方向向北的恒力F作用于
-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
- 3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个句子中,“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作者有意将它放在句末
- 4若a2+a-3=0,则5-3a-3a2=______.
- 5不等式2x-6<0的解集是( )。
- 6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是:______.
- 7仿照下面的例句,用其他颜色开头写句子。(2分)例句: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仿句: 色
- 8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2m中间用轻质弹簧相连,A、B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水平推力F作用
- 9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炽痛:热烈而深切)B.我想起
- 10若函数f(x)=(k-1)ax-a-x(a>0,a≠1)在R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则g(x)=loga(x+k)的图
热门考点
- 1-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A.表示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B.表示碳元素的一种核素C.
- 2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
- 3Title Time Event Grandmother Student today An 83—year—old
-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辨跟
- 5已知函数 f(x)=a•sin(πx+θ)+b•cos(πx+θ)+4,若f(2004)=3,则 f(2005)=___
- 6Answer the questions(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Your Nose is Busy and Impo
- 71962年3月,***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
- 8某冰箱冷藏室容积为V,已知此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为V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冷藏室内有 个空气分子,空
- 9“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为了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勇敢地
- 10明代的绘画,以 __、 ___画居统治地位。明末画家 善于泼墨。清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