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1)t=0. 25×10-3 s时粒子的速度及位置;
(2)t=1×10-3 s时粒子的位置坐标;
(3)t=8×10-3 s时粒子的速度。
答案
末速度v1=at0=5m/s
沿x轴正向运动
(2)0.25×10-3~0.5×10-3 s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故粒子在0.25×10-3 s内运动了半个圆周
圆周运动的半径
在0.5×10-3~0.75×10-3 s内粒子沿x轴负向匀加速运动
末速度大小v2=v1+at0=2v1
位移大小
在0.75×10-3~1×10-3 s内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末位置坐标:x=-(L2-L1)=-1.25×10-3 m,y=-(2R2-2R1)=-8×101-4 m
(3)粒子在8×10-3 s内16次加速,每次速度增加v1,故:v=16v1
v=80 m/s,方向沿x轴正向
核心考点
试题【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存在沿x方向按如图所示规律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沿x轴正向为正。沿垂直于xOy平面指向纸里的方向存在按如图所示规律周期性变化】;主要考察你对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 ]
B.
C.
D.
B.若污水中正负离子数相同,则前后表面的电势差为零
C.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与污水流量Q成正比
D.污水中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越多,两电极间的电压U越大
如图所示,在x轴的上方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在x轴的下方等腰三角形CDM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其中C,D在x轴上,它们到原点O的距离均为a,θ=30°,现将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不计重力作用与空气阻力的影响。
(1)若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后恰好垂直CM射出磁场,求P,O间的距离;
(2)若带电粒子第一次进入磁场后又能返回电场,P,O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这种情况下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是多少?
(3)P,O间距离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使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各运动3次?
B.a,c两小球通过等势面B时的速度相同
C.开始运动后的任一时刻,a,b两小球的动能总是相同
D.开始运动后的任一时刻,三个小球电势能总是相等
(1)该粒子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如果保持电场与磁场方向不变,而强度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并将它们左右对调,放射源向某一方向发射的粒子,恰好从O点正上方的小孔C射入匀强磁场,则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多少?
最新试题
- 12006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本年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地球保
- 2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反C.甲和乙的
- 3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1≤x+y≤4,-2≤x-y≤2.若目标函数z=ax+y(其中a>0)仅在点(3,1)处取得最
- 4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势就是电压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非静电力做功越多C.电动势是反映电源
- 5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秦国、西汉、东晋南朝统治者都很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
-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
- 7【题文】该图表示同一日期的是 A. BCB.DCC. ABD.BD
- 8补出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1)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_________似的。(2)我朝他走回去,一直哆嗦着,
- 9【题文】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女神》首先体现
- 10以人文主义精神批判和考订基督教经典的是A.拉伯雷B.彼特拉克C.伊拉斯谟D.莎士比亚
热门考点
- 1解方程:x+1x-1=3x-1.
- 2方程的所有非负整数解为:( )
- 3 around the famous museum, we were taken to visit the Theme
- 4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小于1.5)B.电流表G(满偏
- 5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A.小国寡民 B.独立自治 C.人民主权 D.轮番而治
- 6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两位人物影响最大,其中有一位被称“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此人是[ ]A、B、陈独秀C、孙中山
- 7维通橡胶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都特别好的氟橡胶。它的结构简式为。合成它的单体为 [ ]A.氟乙烯和
-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9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为A.国家控股银行B.我国金融体系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银行
- 10_____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