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套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让金属杆ab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达到最大速度vm,在这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为Q。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金属杆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速度达到时,求此时杆的加速度大小;
(3)求金属杆从静止开始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下降的高度。
答案
(1) (2) (3)
解析

试题分析:⑴当杆达到最大速度时受力平衡,则电路中电流

解得:

(2)当杆的速度为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解得:

(3)设金属杆从静止开始至达到掖大速度的过程中下降的高度为h,由能虽守恒得

又,,得: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会推导安培力的表达式,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常规题.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主要考察你对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重力场及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液滴在此复合场空间中可能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下列关于带电液滴的电性和运动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带正电,液滴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B.如果带负电,液滴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如果带正电,液滴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带负电,液滴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装置,左半部为速度选择器,其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电压为U;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方向与金属板面平行并垂直于纸面朝里,图中右边有一半径为R、圆心为O的圆形区域,区域内也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一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平行金属板之间,然后沿直线射出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并沿直径EF方向射入磁场区域,最后从圆形区域边界上的G点射出,已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不计离子重力。求:

(1)离子速度的大小;
(2)离子的质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为平行放置的水平金属轨道,为相同半径,平行放置的竖直半圆形金属轨道,为切点,P、Q为半圆轨道的最高点,轨道间距,圆轨道半径,整个装置左端接有阻值的定值电阻。M1M2N2N1、M3M4N4N3为等大的长方形区域Ⅰ、Ⅱ,两区域宽度,两区域之间的距离;区域Ⅰ内分布着均匀的变化的磁场B1,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竖直向上为B1的正方向;区域Ⅱ内分布着匀强磁场B2,方向竖直向上。两磁场间的轨道与导体棒CD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右侧的直轨道及半圆形轨道均光滑。质量,电阻的导体棒CD在垂直于棒的水平恒力F拉动下,从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处撤去恒力F,CD棒可匀速地穿过匀强磁场区,并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Q处,最后下落在轨道上的位置离的距离。若轨道电阻、空气阻力不计,运动过程导棒与轨道接触良好且始终与轨道垂直,g取10 m/s2

求:
(1)水平恒力F的大小;
(2)CD棒在直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3)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范围足够大,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B=0.2 T,有一水平放置的光滑框架,宽度为L=0.4 m,如图所示,框架上放置一质量为0.05 kg,电阻为1 Ω的金属杆cd,框架电阻不计.若cd杆以恒定加速度a=2 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运动,则

(1)在5 s内平均感应电动势是多少?
(2)第5 s末,回路中的电流多大?
(3)第5 s末,作用在cd杆上的水平外力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分别为EB,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荷量为q的油滴,以水平速度v0a点射入,经一段时间后运动到b.试计算:

(1)油滴刚进入叠加场a点时的加速度.
(2)若到达b点时,偏离入射方向的距离为d,此时速度大小为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