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焦耳定律 > 甲、乙两地相距30 km,用两条导线由甲地向乙地送电,由于两地之间某处导线同时触地而发生故障,在甲地加20 V电压,乙地测得电压为10 V;若在乙地加50 V电...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乙两地相距30 km,用两条导线由甲地向乙地送电,由于两地之间某处导线同时触地而发生故障,在甲地加20 V电压,乙地测得电压为10 V;若在乙地加50 V电压,甲地测得电压为10 V.试确定故障发生处离甲地多远.
答案
6 km
解析
设甲离故障点的距离x km,根据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并设故障处的电阻为R,则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20R/(2x+R)=1050R/[2(30-x)+R]=10将两个式子整理得:x="6" km.
核心考点
试题【甲、乙两地相距30 km,用两条导线由甲地向乙地送电,由于两地之间某处导线同时触地而发生故障,在甲地加20 V电压,乙地测得电压为10 V;若在乙地加50 V电】;主要考察你对焦耳定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有一起重机用的直流电动机,如图7-2-8所示,其内阻r=0.8Ω,线路电阻R=10Ω,电源电压U=150V,电压表示数为110V,求: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输入到电动机的功率P
(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r,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 6V,内阻不计,小灯L上标有“6V,0.3A”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范围是0~20Ω,电阻R2上标有“15Ω,4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甲、乙两同学在讨论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取值范围时,甲同学认为:由于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所以通过R1的最大电流为  I1m = IAmIL =" 0.6A–0.3A" = 0.3A,这时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为  U1m = EI1m R2 = 6V-0.3×15V =" 1.5V" ,因此,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P1m = I1m U1m=" 0.3×1.5W" = 0.45W。
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看法,他认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决定于通过它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的乘积,即P1 = I1 U1,电流最大时功率未必最大,只有电流、电压的乘积最大时,功率才最大,如图B所示。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哪位同学的看法正确,如果你认为甲同学正确,请简述他正确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乙同学正确,请求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功率P1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12 V,灯泡L标有“6 V,12 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0.50" 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经电动机的电流是12A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12 W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0 W
D.电动机的热功率是72 W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引起熔丝熔断的原因是 (    )
A.熔丝太粗不合规格
B.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
C.一定是由于短路现象造成的
D.一定是电路中的总电流超过了熔丝的熔断电流,可能是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过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分)
(1)1920年科学家史特恩测定气体分子速率的装置如题22图1所示,AB为一双层共轴圆筒形容器,外筒半径为R,内筒半径为r,可同时绕其共同轴以同一角速度w高速旋转,其内部抽成真空.沿共同轴装有一根镀银的铂丝K,在铂丝上通电使其加热,银分子(即原子)蒸发成气体,其中一部分分子穿过A筒的狭缝a射出到达B筒的内表面.由于分子由内筒到达外筒需要一定时间,若容器不动,这些分子将到达外筒内壁上的b点,若容器转动,从a穿过的这些分子仍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到达外筒内壁,但容器静止时的b点已转过弧长s到达点.测定该气体分子最大速度的大小表达式为v =_________.

(2)某同学在研究灯泡的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而变化的实验中,用伏安法分别测出AB两个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题22图2所示.
①若用多用表欧姆档测A灯的电阻,其阻值约为_____Ω.
②若将B灯接在电动势为16V,内阻为4Ω的电源两端,B灯的实际功率为_____W.
③若将A灯和B灯并联接在上述电源两端,B灯的实际功率为_____W.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