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若小球A过最高点时速率若为1m/s,求此时球对杆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2)若小球A过最高点速度为4m/s时,求此时球对杆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答案
mg+F=m
v2 |
L |
代入数据,解得
F=m
v2 |
L |
负号表示此时球对杆的作用力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反,即向上,大小为16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对球的弹力和球对杆的弹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故此时球对杆有16N的向下的弹力.
(2)再次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杆的弹力(假设向下),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
mg+F=m
v2 |
L |
代入数据,解得
F=m
v2 |
L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对球的弹力和球对杆的弹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故此时球对杆的作用力向上,大小为44N.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长L=0.5m质量不计的杆下端固定在O点,上端连着球A,球A质量为m=2kg,A绕O在竖直面做圆周运动.(1)若小球A过最高点时速率若为1m/s,求此时球对】;主要考察你对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测量AC间细绳长度l;
②使AB轴转动,并带动C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测出此时C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并标出C球球心在AB轴上的投影点D,测出AD间距为S;
④算出C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F;
⑤算出C球所受的合力F;
⑥验证向心力公式.
(I )在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______
A.C球的直径 B.C球的质量 C.C球转动的角速度 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II)为了验证向心力公式正确.请用已知的物理量和第(I)题中你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AD间距S=______.
(III)这一实验方法简单易行.但是有几个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的成功,请写出一条:______.
A.600 N | B.2 400 N | C.3 000 N | D.3 600 N |
(1)弹簧在压缩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
(2)小球运动到轨道最高处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A.B所受合外力一直等于A所受合外力 | ||
B.A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指向圆心 | ||
C.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指向圆心 | ||
D.A、B两物块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的最大角速度
|
最新试题
- 1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 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A代表________节气时的
- 3设a,b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①a+b>1; ②a+b>2; ③a2+b2>2;④ab>1,其中能推出“a,b中至少
- 4The singer felt very sorry and decided he would never drive
- 5萌发的种子,细胞内代谢活动旺盛;干燥的种子,细胞内代谢缓慢,这说明[ ]A.水是细胞内代谢活动的产物 B.自由水
- 6 ( ) A B C D
- 7请你写出课外所读名著中主要人物有代表性的话语,并以此分析其性格特征。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上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幅名为《恭祝民國萬萬歲》的漫画,该漫画的历史价值在于 [ ]A.体现了部分大众对民国政治的殷
- 9计算(x﹣)2的结果是[ ]A.x2﹣7x+B.x2﹣x+C.x2﹣7x+D.x2﹣x+
- 10如图一段封闭的U形管,封闭的一端有一段CH4和Cl2的混合气体,在水平部分有一段气柱,其他两段为液体,已知液体与气体不反
热门考点
- 1(6分)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图1
- 2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C.地中海气候
- 3在一电解槽的中间加一镁片将其分成隔开的两部分,左侧加适量的NaOH溶液,并插入一根铝棒,右侧加适量的浓HCl,并插入一根
- 4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 ]A.全球各国人民共同参加世界的经济活动B.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发达经济C.发达资
- 5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 6You should________your spare time better if you want to be p
- 7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不正确的是( )A.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红色消失,通过证明反应物的消
- 8东经用下列哪个字母表示( )A.EB.WC.SD.N
- 9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减灾工作要达到以下目标:灾害发生24小时之内,保证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