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0116 期中题难度:来源:
(2)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答案
(2)(-30,-5)
核心考点
试题【在“研究小球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A、B、C三点,而忘记了记抛出点。现取A为坐标原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运动轨迹图象如图所示(单位:m),则:(1】;主要考察你对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甲的实验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的实验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____(用L、g表示)。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释放
(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保持AC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m/s。
(3)小球经过B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方向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减少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B.浓盐酸C.浓硫酸D.大理石
- 2阅读理解Dear Mom, Time flies quickly. Two months has gone
- 3【题文】已知,定义,则 =" ________" .
- 4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汁液,下列方法中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 ]A.自来水
-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 6解方程:
- 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绘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判断写出ABCD四点的节气、时间及昼夜长短的状况。
- 8在25℃下,将a mol•L-1的醋酸(HAc)与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
- 9下列情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①无色溶液中:H+、Na+、Cl-、MnO4-②pH=7的溶液中:Na+
- 10It’s important for us __our English.A. to improve B. improvi
热门考点
- 1不是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B.都有丁达尔现象C.加
-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3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和电子是同种粒子,光波和机械波是同
- 4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1)写出仪器有关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利用装置A可直接
- 5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条件是必需的A.把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B.在黑暗无光条件下实验C.用具有
- 66000多年前半坡氏族所从事的生活中,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建筑房屋
- 7设椭圆x2a2+y2b2=1(a>b>0)的左焦点为F1(-2,0),左准线l1与x轴交于点N(-3,0),过点N且倾斜
- 835. It was the fifth time that he ______ to such a meeting.A
- 9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这表明沙皇进
- 10There ______ a park near our school since two years a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