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匀变速直线运动 > (1)一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的质量是m,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利用图象可求出这...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一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的质量是m,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利用图象可求出这个物体的质量m.
甲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到F=12N时,物体的加速度a=4m/s2,根据牛顿定律导出:m=
F
a
得:m=3kg
乙同学的分析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出直线的斜率为:k=tan45°=1,而K=
1
m
,所以m=1kg
请判断甲、乙两个同学结论的对和错,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两个同学都错,分析各自的错误原因后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2)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离其他天体非常遥远,靠相互吸引力一起以连线上某一点为圆心分别作圆周运动,从而保持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变,这样的天体称为“双星’.现测得两星中心间距离为R,运动周期为T,求:双星的总质量.
设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绕其连线上的O点以周期T作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得:G
M1M2
R2
=M1(
T
)2R,G
M1M2
R2
=M2(
T
)2R
联立解得:M1+M2=…
请判断上述解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完成计算;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魔方格
答案
(1)甲、乙两同学的分析都错.                              
甲错在把水平力F当作合外力,而物块受摩擦力f=4N                         
乙错在由于a轴和F轴的标度不同,斜率k不等于tan45°                     
正确的求解是:由F-f=ma得:a=
1
m
F-f

K=
1
m
=0.5        m=2kg                        
(2)解法错误,两星的转动半径不是R.
正确的解法为:设两星转动半径分别为x与(R-x)G
M1M2
R2
=M1(
T
)2x

G
M1M2
R2
=M2(
T
)2(R-x)

联立解得:M1+M2=
4π2R3
GT2

答:(1)甲、乙两同学的分析都错. 甲错在把水平力F当作合外力,而物块受摩擦力f=4N 乙错在由于a轴和F轴的标度不同,斜率k不等于tan45°.物体的质量为2kg.
(2)双星的总质量为
4π2R3
GT2
核心考点
试题【(1)一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的质量是m,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利用图象可求出这】;主要考察你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4 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5 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
魔方格
题型:丹东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球自由落下,在与地面发生碰撞的瞬间,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时开始计时,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及空气阻力.则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小球各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
魔方格
B.
魔方格
C.
魔方格
D.
魔方格
题型:东莞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
A.甲在乙之前2mB.乙在甲之前2m
C.乙在甲之前4mD.甲在乙之前4m
魔方格
题型:广东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v-t图,t=0时物体在同一位置,此后;A做匀速运动,B做a=0.4m/s2的加速运动,由图可知,B追上A前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______m,B追上A时A运动的时间为______s.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