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
A.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境降清
C.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代巩固统一的措施。题干材料“大战于乌兰布通”可知应是巩固西北边境的措施。分析选项,A.是西南;B.是东南;C.是西北;D.是东北。所以应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加强专权的措施·巩固边疆的措施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
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各项对右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明代
57.21
29. 84
0.24
12. 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A.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
C.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A.政权发生更替B.社会形态转变
C.文化途径迥异D.国力对比变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代内阁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朝内阁是个虚设无权的政府机构B.内阁不是法定的最高决策机构
C.内阁是统帅六部的最高行政机构D.内阁首辅大臣行使丞相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古代中枢权力机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立的机构是(      )
A.刺史B.军机处
C.内阁D.三司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