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材料题(15分)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材料题(15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 
答案
【答案】
(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10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3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并熟练掌握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材料一的信息说的是丞相的职能和地位。此问要求学生回答秦朝、西汉、唐朝、北宋四个时期君权与相权的关系,从而得出君权与相权关系的规律性认识。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四个时期的史实。然后得出结论: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消弱。
(2)此问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找关键信息回答。“相之患”、“ 病及于国君”即丞相的祸患危机皇帝,“其故在擅专威福”危及皇帝的原因是丞相独揽大权,作威作福。可见,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力过大,危及皇权,从而废除丞相。再加上元朝的教训,加上明朝宰相胡惟庸弄权,又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皇权强化也势在必然。
(3)此问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找关键信息并运用基本知识来分析。材料中黄宗羲否定明朝政治,认为明朝政治黑暗腐败,无可圈可点之处,就在于废除丞相。理解黄宗羲观点要史论结合,要从史实中找根据。比如废丞相后,君主专制加强,宦官地位上升,宦官政治是明朝一大特色,皇帝利用宦官牵制内阁,内阁又不能统帅六部,朋党斗争不断。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设立丞相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宋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丞相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材料题(15分)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主要反映出
A.历朝皇帝关注先帝的言行举止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专制制度到达了顶峰D.记注官记载的史料有误不实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政治制度或措施中,不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D.明朝在各省设“三司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D.清朝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以下关于明代内阁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②明宣宗后地位曰益提高
③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决策机构
④对皇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②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