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中国古代史上,从汉朝到明清,历朝统治者先后设置“中朝”、“内阁”、“军机处”这些机构。他们的共同目的是( )。
A.重用人才 | B.削弱相权 | C.加强君权 | D.关注军事 |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分析题干中的机构设立的时代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严重制约皇权,故汉武帝设立中朝;明初,太祖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与中书省,亲自处理政务。清代,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严重威胁,康熙帝设立南书房,使之三足鼎立互相制约。由此可知,设立这些机构之前,皇权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或是威胁。故他们的共同目的是选择C。削弱相权仅能在中朝上体现。关注军事是军机处的体现。均不能选。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对演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的出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立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分析题干中的机构设立的时代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严重制约皇权,故汉武帝设立中朝;明初,太祖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与中书省,亲自处理政务。清代,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严重威胁,康熙帝设立南书房,使之三足鼎立互相制约。由此可知,设立这些机构之前,皇权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或是威胁。故他们的共同目的是选择C。削弱相权仅能在中朝上体现。关注军事是军机处的体现。均不能选。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对演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的出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立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中国古代史上,从汉朝到明清,历朝统治者先后设置“中朝”、“内阁”、“军机处”这些机构。他们的共同目的是( )。A.重用人才B.削】;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四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一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4分)
(4)概述材料四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5分)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四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一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4分)
(4)概述材料四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5分)
【题文】加强对吏治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秦朝的御史大夫 ②汉朝的刺史
③宋代的中书门下 ④明朝的科道
①秦朝的御史大夫 ②汉朝的刺史
③宋代的中书门下 ④明朝的科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史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一一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请回答: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加强专制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分)
(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5分)
(3)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假如你有幸考中并在中书门下担任最高长宫,你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3分)
(4)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2分)
(5)军机处是哪朝哪位皇帝设置的?设置的原因有哪些?其设置有何影响?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8分)
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史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一一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请回答: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加强专制集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分)
(2)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假如中国唐朝时对高丽用兵,其运作程序如何?这种体制有何作用?(5分)
(3)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期,有意从政,你将会通过什么方式达到目的?假如你有幸考中并在中书门下担任最高长宫,你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3分)
(4)假如你有幸穿越历史时空,对明太祖做一个加强皇权的访谈,你认为明太祖会谈到他的哪些措施?(2分)
(5)军机处是哪朝哪位皇帝设置的?设置的原因有哪些?其设置有何影响?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时代特征?(8分)
【题文】(14分)从臣民到公民,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民观念是东方社会生活中独特的政治价值心理,也是遍及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观念。它的形成源于政治,又成为维护和巩固君主统治的重要政治文化因素。强烈的封建等级严格固定了所有人的身份,臣民观念又束缚了所有人的思想,人们不能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只需做一个安分的守法主体、一个顺从的义务主体即可,丧失了政治上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这样,整个社会安于这种政治思想模式,民众习惯成为顺民了。
——摘自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 “臣民观念”与君主统治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臣民观念”给明清时期的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5分)
材料二 古希腊的商业形式和城邦的政治体制促进了希腊公民的能力发挥,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
——摘自高寒《浅谈希腊神话中的人文精神》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与古希腊对人性的不同态度并从政治角度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关于“公民”的概念,中国古代并没有,完全是舶来品……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思想广泛传播,公民概念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1902年他(康有为)发表《公民自治篇》……梁启超为《公民自治篇》所作的按语中,对“公民”做了解释:“公民者,自立者也,非立于人者也。”“至公民之负担国税,则权利义务之关系,固当如是,非捐得此名以为荣也。”而康有为认为:“人人有议政之权,人人有忧国之责,故命之曰公民。”
——摘自杨才林《论民国时期的公民概念及其公民教育》
(3)根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梁启超所提倡的“公民概念”的内涵。概括指出欧美“公民概念”和中国“公民概念”产生途径的差异。(5分)
材料一 臣民观念是东方社会生活中独特的政治价值心理,也是遍及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观念。它的形成源于政治,又成为维护和巩固君主统治的重要政治文化因素。强烈的封建等级严格固定了所有人的身份,臣民观念又束缚了所有人的思想,人们不能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只需做一个安分的守法主体、一个顺从的义务主体即可,丧失了政治上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这样,整个社会安于这种政治思想模式,民众习惯成为顺民了。
——摘自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 “臣民观念”与君主统治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臣民观念”给明清时期的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5分)
材料二 古希腊的商业形式和城邦的政治体制促进了希腊公民的能力发挥,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
——摘自高寒《浅谈希腊神话中的人文精神》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与古希腊对人性的不同态度并从政治角度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关于“公民”的概念,中国古代并没有,完全是舶来品……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思想广泛传播,公民概念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1902年他(康有为)发表《公民自治篇》……梁启超为《公民自治篇》所作的按语中,对“公民”做了解释:“公民者,自立者也,非立于人者也。”“至公民之负担国税,则权利义务之关系,固当如是,非捐得此名以为荣也。”而康有为认为:“人人有议政之权,人人有忧国之责,故命之曰公民。”
——摘自杨才林《论民国时期的公民概念及其公民教育》
(3)根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梁启超所提倡的“公民概念”的内涵。概括指出欧美“公民概念”和中国“公民概念”产生途径的差异。(5分)
【题文】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统合功能”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A.维护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B.加强了中央集权 |
C.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 D.提高了官员素质 |
最新试题
- 1——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step—mother? ——There are some th
- 2 About 35% of the rubbish in HongKong can be recycled every
-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节假日驾驶私家汽车外出旅游(即自驾游)。小明一家在“五·一节”期间从茂名到云南昆
- 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大气
- 5Mr Bush is on time for everything. How____ it be that he was
- 6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名)和分类三者不相等的是( )A.CaO、生石灰、氧化物B.CH4、甲烷、有机物C.N
- 7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为湿润土壤;乙为干燥土壤,作为对
- 8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新型的高能催化剂B.设计开发新的电脑程序C.生产无毒高效的新农药D.制造符合环保的
- 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ABCD,AD//BC,AC,,点M在线段PD上.(1)求证:平面PAC;(2)若二面
- 10—How did you like Nick"s performance last night? —To
热门考点
- 1正常情况下,饭后血糖浓度会暂时升高,不久就恢复正常水平,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 2三角形的每条边长都是方程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
- 3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湿地的物种资源丰富,分布着大量的植物群落,可
- 4—What time is it? —It"s ____.A. four four-fiveB. a quarter
- 5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t1=1s时它处于位置x1=16m处,当t2=29s时它处于位置x2=352m处,求:(1)从
- 6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 7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
- 8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B.组织强学会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戊戌政变”的发生
- 9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35=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A.14 B.12
- 10The fire _______ before the fire-fighters arrived.A.has b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