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
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
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
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关键是要注意“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的时间是在战国初期,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是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时期,所以,战国时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挖掘出了九鼎只可能是因为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所造成的,也就是因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墓葬列鼎制度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王、候等姓氏应源自
A.爵位B.官名C.谥号D.族号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巩固统治B.增加收入
C.扩大疆域D.扩充兵源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宗法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在当今生活中“家谱、祠堂、祭祖”等词语仍然使用,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
A.禅让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郡县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