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海禁 | B.抑商 |
C.奖励农耕 | D.整顿吏治 |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表明政府对商人的社会地位予以压制,,可知为抑商政策。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表明政府对商人的社会地位予以压制,,可知为抑商政策。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题文】(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清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闭关锁国政策在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伦理觉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性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认为“伦理觉悟为最后觉悟”的原因(3分)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清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闭关锁国政策在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伦理觉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性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认为“伦理觉悟为最后觉悟”的原因(3分)
【题文】《史记·货殖列传》载:“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反映了司马迁
A.主张农工商并重 | B.主张“工商食官” |
C.坚持“重本抑末” | D.肯定“重义轻利” |
【题文】《秦律·田律》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买卖)酒,田啬夫(官职)、部佐(官职)谨禁御之,有不令者有罪。”该法令出台的主要动机是
A.抑制商贾发展 | B.提倡粮食节俭 |
C.严禁商品流通 | D.稳定酒类物价 |
【题文】《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反映了汉朝( )
A.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 B.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
C.对商人持歧视政策 | D.反对商人弃商从农 |
【题文】保守与进取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10分)
如何理解“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10分)
如何理解“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最新试题
- 1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亮从位于A点的营地出发,沿北偏东60 °方向走了5km到达B地,然后再沿北偏西30 °方向走了若干
- 2如图,已知E、F分别是三棱锥A-BCD的侧棱AB、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BCD.
- 3曲线在点P(-1,0)处的切线方程是A.B.C.D.
- 4如图,△ADE∽△ABC,若AD=1,BD=2则△ADE与△ ABC的相似比是[ ]A.1︰2 B.1︰3 C.
- 5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毛骨耸然 赳赳武夫 恰如其分 卑躬屈膝B.世外桃源 呱呱堕地 全家迁徙 敷衍塞责
- 6为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矛盾,我国正在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是:[ ]A.三峡工程 B.西电东送 C.南水北调 D.
- 7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通过同学互评,钱广发现了一些自己的并未意识到的优点,也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由此看出
- 8一架天平,砝码已严重磨损,用此天平和砝码去测得一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 )A.偏小B.偏大C.不变D.无法判断
- 9In history, every great culture had its own ideas of beauty
- 10、、、中Cl都是以sp3杂化轨道与O原子成键的,试推测下列微粒的立体结构微粒立体结构
热门考点
- 1根据括号中所给的汉语写出单词,使句子意思完整正确。1. The teacher always reads the chi
- 2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根从土壤里吸收的。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区,该处有大量的
- 3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储着大量的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
- 4先化简,再求值:﹣2(mn﹣3m2)﹣[m2﹣5(mn﹣m2)+2mn],其中m=1,n=﹣2.
- 5市内某公共汽车站有10个候车位(成一排),现有4名乘客随便坐在某个座位上候车,则恰好有5个连续空座位的候车方式的种数是(
- 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A.初夏,旷野中有雾形成B.早春,湖中冰在消融 C.深秋,草木上出现露水D.初冬,砖瓦上
- 7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 8Although ______ about fatness,she still has confidence in he
- 9桃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壁和受精卵分别发育成A.果实和胚B.果实和种子C.果皮和种子D.果皮和胚
- 10若10m=4,10n=2,则10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