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28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
——据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据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材料三 英国的城市兴起与繁荣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曼彻斯特在产业革命刚开始时(1760年),人口仅万余人,到了19世纪中叶,人口已达到40万,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工业城市。1800年,伦敦人口已超过200万,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到1900年人口达到了453.6万。
——据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1)阅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宋代大都市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18、19世纪英国城市发展的原因。简要说明欧洲近代城市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迅猛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一 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
——据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据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材料三 英国的城市兴起与繁荣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曼彻斯特在产业革命刚开始时(1760年),人口仅万余人,到了19世纪中叶,人口已达到40万,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工业城市。1800年,伦敦人口已超过200万,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到1900年人口达到了453.6万。
——据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1)阅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宋代大都市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简述18、19世纪英国城市发展的原因。简要说明欧洲近代城市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迅猛发展,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答案】(1)原因:政局相对稳定;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小农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发展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通商口岸迅速发展;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开放通商口岸;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等。(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圈地运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革命影响;海外贸易发展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促进工人运动。(4分,每点2分,答出2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农村改革,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资基础,还提供了劳动力条件;城市改革,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开放,促进城市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通商口岸迅速发展;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开放通商口岸;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等。(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圈地运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革命影响;海外贸易发展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促进工人运动。(4分,每点2分,答出2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农村改革,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资基础,还提供了劳动力条件;城市改革,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开放,促进城市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直接归纳出宋代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即政局相对稳定;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小农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发展等。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在于通商口岸迅速发展;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开放通商口岸;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等。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通过大量数据说明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了工业城市的出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推动英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还有:圈地运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海外贸易发展等;英国城市的发展对英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即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促进工人运动。
(4)结合所学内容从农村,城市的重大变革和政策改变等方面概括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农村改革,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资基础,还提供了劳动力条件;城市改革,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开放,促进城市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朝城市的发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的成就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直接归纳出宋代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即政局相对稳定;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小农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发展等。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在于通商口岸迅速发展;出现新兴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开放通商口岸;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等。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通过大量数据说明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了工业城市的出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推动英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还有:圈地运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海外贸易发展等;英国城市的发展对英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即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促进工人运动。
(4)结合所学内容从农村,城市的重大变革和政策改变等方面概括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原因:农村改革,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资基础,还提供了劳动力条件;城市改革,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开放,促进城市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朝城市的发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的成就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28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24分)世界历史主要探讨和阐述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这个纵向序列并非一个机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都一无例外地按着这个序列向前发展。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世界历史直到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它的存在。
——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4分)
(2)列举15、16世纪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互闭塞”状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怎样促成了“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形成?(8分)
(3)分别指出二战后促进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制约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因素。(4分)
(4)简述清代“闭关锁国”局面是如何被打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以怎样的外交方式融入世界的?(8分)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这个纵向序列并非一个机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都一无例外地按着这个序列向前发展。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世界历史直到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它的存在。
——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4分)
(2)列举15、16世纪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互闭塞”状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怎样促成了“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形成?(8分)
(3)分别指出二战后促进世界历史“纵向发展”和制约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因素。(4分)
(4)简述清代“闭关锁国”局面是如何被打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以怎样的外交方式融入世界的?(8分)
【题文】筷子一词最早出现明朝中后期的苏州, 它原称“箸”,由于舟行讳“住”, 故把“箸”改为“快儿”,此后,筷子一词从苏州流行到全国,由此可以推断,筷子一词流行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发展 | B.商品经济发展 |
C.社会风俗影响 | D.苏州航海业发达 |
【题文】(26分)公元13世纪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后来,商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欧洲和美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2: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3: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1)材料1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依据材料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8分)
(3)根据材料2,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请你据此谈谈你对材料3观点的理解。(8分)
材料1: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2: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3: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1)材料1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依据材料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8分)
(3)根据材料2,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请你据此谈谈你对材料3观点的理解。(8分)
【题文】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风气,反映了
A.宋代实行农工商皆本的政策 | B.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
C.宋代士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 D.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
最新试题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项王则夜起,饮帐中②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 B.①盖以此得
- 2多项式x3-2x2y2+y3+310是______次______项式.
- 3(+下2)+(-下4)+(-k2)+(-27)
- 4气体进入呼吸道的次序是:鼻→______→______→______→肺.其中______既是气体也是食物的通道,___
- 5一个多面体的面数为6,棱数是12,则其顶点数为﹙ ﹚.
- 6There _______ broccoli on the plate. [ ]A. are many B. i
-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
- 8以下动物中,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A.蚯蚓B.蛭C.蛔虫D.涡虫
- 9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奔跑在死亡边缘 ①智利的阿他加马寒漠,历来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20
热门考点
- 1 Life-changing disaster awaits the drunken driver. And he is
- 2一张厚度为0.1mm的纸多次对折,要使对折后的整叠纸总厚度超过25mm,至少要对折( )A.6次B.7次C.8次D.9
- 3反应:CO(g) + H2O (g) = CO2(g) + H2(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4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
- 5“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就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
- 6试问2,3,0,3,1,4,0,3这些数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即出现最多次的数)的和是多少 ______?(注:将给定
- 7某高校的一名美籍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散布一些有损中国人民感情的言论,有的同学当场拍案而起,捍卫国格。可见,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
- 8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s probably 小题1:______ most powerf
- 9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完善社会主义制度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
- 10已知数列(常数p>0),对任意的正整数n, 并有(I)试判断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若是,求其通项公式,若不是,说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