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题文】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一缗等于一千文钱)……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房;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故钞...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一缗等于一千文钱)……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房;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故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这段材料反映了宋朝:
A.实现了货币统一B.纸币的发行运用
C.开始出现货币买卖D.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钞”就是纸币,纸币已经发行并运用。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纸币的发行运用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一缗等于一千文钱)……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房;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故钞】;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晚清大臣陈炽指出:“中国官商情形隔膜,动以崇本抑末之说,视商人之盈亏成败,漠然不加喜戚于其心。持此以与泰西各国通商,如下驷弩骀追踪骐骥,必使中国盈天下无一富商。所有利权皆归彼族,上下交困,仰人鼻息以为生。”这说明他(    )
A.对传统官商关系的认识有所变化
B.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是国家根本
C.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D.反对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
①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④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中朝故事》卷上载,唐禧宗重修安国寺毕,设大斋,扣新钟,规定“有能舍一千贯文者,即打一槌”。(巨富)王酒胡半醉而来,径上钟楼,连打一百下,从西市运钱十万贯入寺,受到唐禧宗宴请。据此可知唐禧宗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暂告一段落
B.商人的社会认同有所改善
C.佛教盛行寺院建设受重视
D.政府鼓励商业的适度发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曰墟,北曰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
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
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
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分)明清时期,运河沿岸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两岸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烧造业、酿造业、皮革加工业、丝织业等也在发达的市场网络中兴盛发展,并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而趋于萧条。
(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8分)
材料二 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明以后,金龙四大王素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索朴”、“循规蹈矩”向“靡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城社会变迁》
(2)据材料二,运河的开通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材料三 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吴月娘出了三钱银子请大家吃螃蟹……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
(3)有学者依据上述材料,认为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