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孙中山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他(甘地)写道: “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他(甘地)写道: “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际原因。(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甘地的遗产”的现实影响。(4分)
答案

(1)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印度力量。(2分)
原因:印度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至民族起义遭到失败。英国殖民统治力量强大,且在印度实行高压政策;甘地的个人经历和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9分)
(2)影响:对当代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深远影响。(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正确方法;“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军事、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实际原因。
(2)材料二指出:“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甘地的遗产”当代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他(甘地)写道: “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主要考察你对孙中山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殚精竭虑地勾画中国社会的发展蓝图,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奋斗。
材料一  文明越发达,社会问题越着紧,……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人夹杂在内。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
材料二   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就可以说是民权。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权;治权就可以说是政府权。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这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材料三 (欧、美)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
材料四  国家当给佃农以土地,资其耕种……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孙中山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哪些弊端?为此,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政治、经济主张?(8分)
(2)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新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的经济主张在当时产生的政治意义。(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孙中山和甘地都对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所谓禁止洋布,便是抵制英国进口的纺织品,他认为这是经济侵略手段之一,使得印度原有的纺织工业一落千丈。更深入一层的观察,他才艮本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为那是资本家压迫劳工。……当然他更是一位爱国者,藉着纺纱织布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走向团结为国的一致目标之下,不为谋利,同时却是帮助他人,至少是充分做到自服其布。
——吴俊才《印度史》
请回答:
(1)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经济主张。(3分)
(2)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是甘地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提倡手工纺织运动的作用。(3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和甘地对待西方工业文明的不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经济主张的相同目标。(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将同盟会宗旨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以俄为师,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的三民主义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战后土耳其大片领土沦为英、法等国的半殖民地,土耳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经过领导召开了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通过了要求民族独立的纲领。成立了以凯末尔为首的代表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的民族斗争。建立土耳其国民军,担任总司令。与苏丹政府决裂,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成立了临时政府,凯末尔任临时总统。
⑤领导国民军赶走外国军队,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1923年,创建了人民共和党,同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请加以说明凯末尔当选为总统民主化改革的改革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族主义 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 民权主义 ……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8分)
 
因袭
规抚(汲取)
创获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成长和活动轨迹,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