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 有史学家认为,一些小国、弱国的团结协作,使得1955年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华约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史学家认为,一些小国、弱国的团结协作,使得1955年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华约组织成立
C.亚非国家开始联合反帝、反殖
D.不结盟运动兴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华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但不符合题目中的“小国”、“弱国”;不结盟运动兴起是1961年。C项符合要求。
核心考点
试题【有史学家认为,一些小国、弱国的团结协作,使得1955年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华约组】;主要考察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
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主义制度的存在。”为“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美国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倡议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推行马歇尔计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
材料三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见苏联在二战中崛起后没有延续反法西斯同盟的惯性进入既有的世界体系,而是另组一个针对西方的“社会主义阵营”。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材料四 海湾战争加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北约东扩和俄罗斯的削弱使俄无力同美国争夺欧洲和世界。科索沃战争为北约(美国为首)干涉成员国以外的事务开了先例。……美国在同日本的经济竞争中重新占据国际竞争力第一的位置。美国的智库估计,在2015年以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美国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           
——李景治《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4分)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
(4)据材料四,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指出推行这一目的的有利条件。(3分)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研究二战后初期的欧洲,下列能够说明“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观点的史实有
①两极格局确立     ②北约成立     ③马歇尔计划推行      ④欧共体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美国原先希望用美元诱使苏联从东欧撤退并加入资本主义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曾经希望,原子弹可能使苏联人更好‘控制些’,这个模糊期待没有起作用;如今,金钱收买苏联人的尝试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材料表明 “二战”后的美国
A.曾试图把苏联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B.一直利用军事优势威胁苏联
C.选择“冷战”是因为苏联在经济上不合作
D.力图主导欧洲一切事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