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鞅变法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商君书·说民》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商君书·说民》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考,卫鞅日“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民强,天下无敌。——《通典卷一·食货》
材料四: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非人***之也。——《盐铁论·商鞅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法治。
(2)实践: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刑公族以立威;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论。
(3)结局:变法使秦国富强;但商鞅本人身败名裂。
说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做保证;但改革者要法德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商君书·说民》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主要考察你对商鞅变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没有受文明的雅化,也就没有受文明的软化。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犷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三:太史公日: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原注: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又为田开阡陌,及言斩敌首赐爵,是耕战书也。——《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是如何评价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及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
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
C.重农抑商
D.统一度量衡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及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