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评价历史事件需要尊重史实,但往往也会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下面是古人对某商鞅变法的评价:(8分)董仲舒说:“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评价历史事件需要尊重史实,但往往也会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下面是古人对某商鞅变法的评价:(8分)
董仲舒说:“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宦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1)董仲舒和苏轼对商鞅变法评价的分歧在那里?(3分)
(2)两人的出发点各是什么?(2分)
(3 )造成两人看法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案
(1)董仲舒认为商鞅变法废除井田,田地可以买卖,导致了社会贫富的急剧分化;而苏轼则认为商鞅变法是秦国富强的重要原因,但他个人却因为变法的得罪权贵,落得个最终灭亡的命运。
(2)董仲舒的出发点是社会的公平,而苏轼的出发点则是国家的富强。
(3)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对商鞅变法的史实理解的程度不同,以及各自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也不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董仲舒认为:商鞅进行了根本的变革,允许土地买卖,这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宦者田
连阡陌”),贫富分化加剧(“贫者无立锥之地”)。 董仲舒强调商鞅变法后农民贫困,没有认识到变法对秦统一的作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所以他否定法家的商鞅变法。 
苏轼认为: 商鞅敢于进行彻底变法(不顾人言),而且使秦国富国强兵,最后统一六国,
但是短期而亡。秦朝的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秦朝灭亡。而苏轼把秦朝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商鞅变法,这是错误的。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其措施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都侵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苏轼是站在保守派的立场上,借古喻今,攻击和反对王安石变法。
(1)(2)主要考察董仲舒和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标准及按照标准得出的评价。(3)可以从时代背景、个人主观因素考虑。
核心考点
试题【评价历史事件需要尊重史实,但往往也会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下面是古人对某商鞅变法的评价:(8分)董仲舒说:“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主要考察你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中不包括(    )
A.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有利于富国强兵
C.商鞅有改革的勇气和气魄
D.秦国的旧势力相对弱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不再以山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人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山口。
材料二  (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人小授予宫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呷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3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3分)
(3)比较雅典和秦朝政治制度对各自国家的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导致的后果有
①废除了世卿世禄制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展开变法。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主要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发展农业生产
C.打击旧贵族势力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军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对后世影响如何?(5分)
(2)据材料二,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