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题目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答案
B
核心考点
试题【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主要考察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和美国也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对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或干预    
B、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强调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C、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体现了国家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必须依据时代和国情的需要    
D、美国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说明其民主政治使其政府决策出现多变性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主要是指 [     ]
A、对内实行改革同时实行对外开放
B、世界贸易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海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则广告语,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千年前的宋代,开始出现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有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对我们将再度起飞具有重要作用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     ]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