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在世界近现代交替的19世纪与20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正是由于这一转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激烈的震荡。20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世界近现代交替的19世纪与20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正是由于这一转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激烈的震荡。
20 世纪上半期的震荡是现代化进入新阶段后转型期的震荡,是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没有随之进行相应调整,引起社会矛盾激化所造成的。
——杨宁一《历史学习 新视野新知识》
(1)一战后人类社会出现的激烈震荡在政治、经济领域里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后来是怎样克服和战胜这种震荡的?(4分)
材料二 与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杨宁一《历史学习 新视野新知识》
(2)二战后促进现代化稳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60年,将这60年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作为转折点,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
(3)在前30年中,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采用了什么模式?后30年中,为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中国在90年代有哪两次重大的理论突破?(3分)
答案
(1)1929年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化解了经济危机,世界人民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4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组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殖民体系的瓦解,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任答三点)(3分)
(3)计划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邓小平讲话解决姓“资”姓“社”问题,“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体制并存,解决了“公有”与“非公有”问题。(3分)
解析
本题以杨宁一《历史学习 新视野新知识》一书中的史学观点为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第(1)问须抓住“一战后”“政治、经济领域里最突出的表现”等文字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然后才能正确回答“怎样克服和战胜这种震荡”。第(2)问“二战后促进现代化稳定发展的因素”须理解其含义,是指全球范围内现代化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可筛选所学知识找出有关点作出回答,并尽可能考虑全面一些。第(3)问须回忆教材,据所学知识作答。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在世界近现代交替的19世纪与20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正是由于这一转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激烈的震荡。20 】;主要考察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从下面两幅图中(如图1、图2所示),我们能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

图1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图2 今日商品人挑选
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持续迅速发展,对其发展原因归纳最准确的是(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对外开放   
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④国内稳定的政治局势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透彻的论述所起的作用(    )
①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
②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
③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淮北口子酒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它不仅经历了中国历史的风风雨雨,而且也见证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嘉庆七年(1803年),濉河再次得到疏浚,上接萧县以北的黄河古道,下连淮河,往来商船通航,使濉溪口的商业趋向繁荣,酒作坊发展到三十多家,口子酒远销河南、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江西等地。清末民初,随着津浦铁路的通车,濉溪的酿酒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自《淮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二 民国27年5月,日军攻占濉溪,许多作坊被炸毁,酿酒业遭受严重破坏。民国34年,利用战争空隙,恢复生产,酒坊发展到50余家。民国35年4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濉溪,横征暴敛,加重酒税,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致使多数酒坊倒闭。     
——摘自《淮北市志》
材料三  1949年5月,人民政府赎买了私人糟坊“小同聚”,创立了国营“濉溪人民酒厂”,它是安徽省最早的一家国营酒厂(即后来的濉溪县口子酒厂前身)。1950年,国家对酿酒业实行专卖政策,又将私人的19家作坊折价卖给了国营酒厂。1953年人民政府拨款,扩大了酒厂规模,购买了新设备,进行了技改,提高了质量。从此,濉溪的酿酒业获得了新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摘自《淮北览胜》
材料四 1978年以后淮北市酿酒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淮北市为了避免口子酒品牌之争,将市、县三家实力强劲的传统口子酒生产企业,重新整合资源,优化资产,组成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拥有资产八亿元,占地一千五百亩,年产各类优质曲酒三万余吨,年创利税超亿元,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完备,拥有较为先进的质检中心,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各项辅助管理。自2000年以来,企业的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等重要经济指标逐年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2003、2004年,口子酒业都以优异的表现晋级中国白酒“十佳”行列。              
——摘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影响濉溪酿酒业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以口子酒为例,请你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建国前后我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3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析1978年以后我国企业发展出现新的机遇的原因。(3分)
(4)今天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和金融危机,请你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