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调查,有10 780亩土地被出卖;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调查,有12.52%的农民出租土地;19...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调查,有10 780亩土地被出卖;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调查,有12.52%的农民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忻县调查,在被调查的2 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的有20户。  
材料二 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的影响。……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这些生产中的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把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材料三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
材料四  1955年7月***约见中央农村工作负责人邓予恢,***主张1956年要在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照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农业合作化的作用。
(2)材料三中某些农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3)邓子恢、***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请判断谁的观点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农村重新出现土地买卖、租佃、高利贷盘剥等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农业生产遇到了生产资料困难和自然灾害的较大影响。实行农业合作化,可以防止农村的两极分化和剥削现象的重新出现,也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2)说明农业合作化的速度过快,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状况以及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适应。
(3)焦点是合作化的速度问题。邓子恢的观点正确。理由是材料三表明合作化速度过快引起了部分农民的不满,给生产造成一定的破坏。
解析
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农村土地改革及其相关内容,通过材料可加深对农村土地改革的理解。解本题的过程中,阅读和理解材料是关键,因为答案与书本知识关系不大,主要来自材料。第一问前半问答案完全来自材料,后半问则注重对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第二问则是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农业合作化,教材依托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对农业、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要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来解答。第三问考查综合归纳能力,通过阅读材料找出其争论焦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解答要求层次分明,语言简洁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调查,有10 780亩土地被出卖;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调查,有12.52%的农民出租土地;19】;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而言滞后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得出哪些教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   )
A.自愿互利B.全部没收
C.赎买D.劳资两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
① 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② 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座城市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          (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