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不包括A.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B.实现了民族的平等C.保...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不包括
A.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B.实现了民族的平等
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D.废除了少数民族地区数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答案
D
解析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废除是通过土地改革实现的。
核心考点
试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不包括A.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B.实现了民族的平等C.保】;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当会议陷于僵局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提出六点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使会议终于解决了
A.朝鲜半岛战争问题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古巴导弹危机问题D.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三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古语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
(1)《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什么?(4分)
(2)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宋代的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目的是什么?(4分)
(4)当前我们国家提倡的以德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与儒家的以德治国有何本质区别?(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解决好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也关系着我国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键。阅读下列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完成所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8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0.5%。此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年之后农村工业化出现高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乡镇企业所吸纳。到1987年,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为59.8%。但此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却出现了相对停滞状态。到1992年,农业劳动力比重只比1987年下降了1.4%。
8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特别是1989~1991年3年间,农民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仅12元,实际年均增长仅为0.7%。即使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也不快。1993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收入为1267元,比1992年增长207元,增长幅度为19.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也仅增长4%。
据1994年6月10日《华商时报》载文说,国家统计局汇总了全国近七万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农民负担连续加重的势头在1993年得到一定遏制,全年农民负担人均合计47.2元,比上年下降2.5%,农民人均负担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2%,比1992年下降31个百分点。但是也要看到,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通常是这个项目减少了,其他项目又增加了,或者保留项目的金额增加。据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1994年农民负担有所反弹。
(1)根据图1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当时解决农民问题的方法和所起的作用。(4分)
(2)根据图2提示,概括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并简要分析其必要性。(4分)
(3)图3中所反映的党的农业政策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它反映了我们党的什么思想路线?(6分)
(4)材料二中反映了我国目前农村存在着哪些问题?谈谈你对解决“三农”问题的设想。(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里根1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构想时,墨西哥采取抵制政策。1988年,新总统就任后,墨西哥的态度发生转变,积极促成该组织成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B.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国以后,周恩来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职务,在国际社会中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