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下列哪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A.“更不言一,亦不言理”B.“各从所好,各聘所长”C.“严以治吏,宽以养民”D.“是非决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哪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
A.“更不言一,亦不言理”B.“各从所好,各聘所长”
C.“严以治吏,宽以养民”D.“是非决于学校”

答案
A
解析
宋明理学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而李贽所提出的“更不言一,亦不言理”即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是:“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天理”的存在从而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因此A项正确。BCD项并没有涉及到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哪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A.“更不言一,亦不言理”B.“各从所好,各聘所长”C.“严以治吏,宽以养民”D.“是非决于】;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统治期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长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表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如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对此材料反映的本质意图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唐太宗统治期间,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贞观年间粮食用过于求,社会和谐
C.唐太宗时期国家统一,民族团结D.对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有人认为对康熙应该重新评价。中国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此评价采用的方法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全球化理论B.文明史观 C.辩证法D.阶级分析法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年代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生数
在校生数
学生数
在校生数
学生数
在校生数
1949年
34万
2400万
5219
127万
205
11.7万
2003年
49.13万
1.25亿
10.09万
9115.13万
1911
1175.05万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211工程”的推动
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很多游人在爱迪生纪念馆前留言,其中不确切的留言是
A.你把光明带给人间B.你让我在大洋彼岸听到你的声音
C.你吹响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号角D.你使我站在了奥斯卡的领奖台上

(17分)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作出了许多重大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划时代的社会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层或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张,如孔子的“德政”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新民生主义把“平均地权”发展为“耕者有其田”思想。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而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
——马执斌《历史(必修三)教学参考》
材料三:随着农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贫富差距开始拉大,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地主阶级的长期残酷剥削压迫,中国个体农民处于极端贫困之中,家底薄弱,缺乏发生生产的物质条件,遇到天灾人祸更是难以维持,因此他们要求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互助合作。
——《国史通鉴(第一册)》
(1)材料一中思想家的观点有何突出的共同点?试分析这种共同点产生的社会根源(4分)。
(2)据材料二,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的基本关注点是什么?他的主张对国民大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重大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