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②“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清唐甄《潜书•明鉴》)
③“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
④“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⑤(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根据材料一简述该理念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7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3)材料一、材料二对你有何启示?(2分)
答案
(1)“以民为本”(或答“民本”思想)。2分
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①重民(认识民众是立国的根本);②爱民(关心民众的劳苦);③养民(不要过度掠夺民众);④从民(根据民意任用贤人);⑤信民(取信于民)。5分
(2)为君主者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至国危君亡。3分
(3)要以民为本;要诚信为本;要从实际出发办事。  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情况下的,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 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军事禁运。 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的含义是什么?(1分)有何意义?(1分)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1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我国工业化道路在发展重点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朱熹 B.顾炎武C.董仲舒 D.程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重庆海关进出口贸易统计表(1900-1911)》,判断下列哪一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重庆海关
1900年
1911年
商品种类
出口(银两)
1056790
17803414
生丝、猪鬃、牛羊皮、烟叶和大黄
进口(银两)
430557
12559400
洋纱、洋布

A.该时期重庆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B.该时期近代工业已为重庆经济的主体
C.重庆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20世纪初重庆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2010年是国际妇女运动一百年。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二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女学的兴起和女子受教育权利的确立,救亡图存的需要和女性自身的初步觉醒,使得女子将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的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不断地向前推进。
——安徽人文讲坛《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6分)
(2)根据材料三,提炼推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社会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9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