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特有类似观点的人应是          A.孟...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特有类似观点的人应是          
A.孟子B.泰勒斯C.韩非子D.达尔文

答案
C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特有类似观点的人应是          A.孟】;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人民画报》在1959年发表了建国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照片。同一期刊发的相关照片可能还有
A.游行群众高举“小平你好”标语的照片
B.游行群众高举“人民公社万岁”标语的照片
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的照片
D.红卫兵方阵高举“***万岁”标语的照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华人企业家施振荣先生提出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这条曲线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指导曲线。从图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A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
B.B曲线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C.A曲线说明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压力加大
D.B曲线说明科技含量提高使产业结构日益合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刘宗绪在《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中提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B.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C.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场景,该组织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②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反对美苏霸权主义④冲击了两极格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二:早期的耶稣会传教士,特别是利玛窦神父,敏锐地看到中国人的数学知识虽然并不落后,却未能将其应用在诸如天文学这样的领域。不过,耶稣会传教士确实希望唤起中国人对欧洲科学的兴趣,并借此发展传教活动。
————瑞尔《寻找文化的契合点——论早期天主教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
材料三: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材料四: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下:……
一、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一、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一、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一、各人权利必要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一、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认,整顿权利,更立新政府,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邹容《革命军》
材料五: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05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止2009年11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共计554所,分布在88个国家地区。
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雕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成为天安门地区的又一个标志。
————上述材料均摘自互联网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莱布尼茨盛赞中国儒学的原因,并指出伏尔泰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理由。(6分)
(3)材料四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4)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8分)
(5)综合上述材料,不同文明的交融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