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37分)阅读下列中外交通史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板块一 古代城市交通管理(1)据上表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后期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4分)板块二 近代城市交通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7分)阅读下列中外交通史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板块一 古代城市交通管理

(1)据上表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后期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4分)
板块二 近代城市交通与公共秩序
《上海洋场竹枝词》:“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谁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载:“过往车轿必须靠马路左侧通行;独轮车必须在马路左侧紧靠人行道通行,不准乱窜。”
(2)以上竹枝词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交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哪一类城市?据上述两则材料,指出采取的解决办法。(10分)
板块三 近现代铁路建设与发展嬗变
19世纪后期四国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千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3)据以上统计表,比较19世纪后期中外铁路建设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据图与《南昌铁路局史志》材料,概述福建铁路建设的发展变化。(14分)
板块四 综合探究交通发展的轨迹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总结我国交通管理与建设的发展史,并说明交通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分)
答案
(1)立法管理;惩罚严厉;方式简单。(4分。只要答对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2)问题:车辆增多、交通混乱、威胁安全。(4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类别:通商口岸。(2分。只要答对符合题意的类别即可)
办法:设立红绿灯;靠左行驶;各行其道。(4分。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差异:中国铁路里程明显少于德美英三国。(2分)
原因:中国经济落后;观念保守。(4分)西方受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达;制度先进。(4分。只要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变化:“一五”计划期间,福建建成鹰厦铁路。(2分)改革开放后,福建铁路建设技术不断提高,进入高速时代,运营里程增加。(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4)发展:我国交通管理与建设历史悠久。(2分)到近现代,交通管理渐趋规范,建设速度加快、水平提高。(3分)
地位:交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关系到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防安全。(4分。只要能答对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解析
第一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其中是通过政府颁布法律实施,条例中严格惩罚均可看出;第二问是叙述交通的发展情况,该现象是在大的通商口岸才出现的,解决方法是设立交通管理办法;第三问中的差异是通过比较看出来的,原因的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福建铁路建设的发展变化是对材料中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的考查;最后一问是考查对所以材料的综合理解和整体的把握,涉及的是交通管理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本题属于综合性试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核心考点
试题【(37分)阅读下列中外交通史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板块一 古代城市交通管理(1)据上表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后期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4分)板块二 近代城市交通与】;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直接目的是
A.稳定物价B.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合理调整工商业D.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宣扬的“君权神授”思想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
B.融合道家学说、法家主张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表格为国务院集中众多科学家编制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中的部分章节,从而在全国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该规划制定于
A.一五计划期间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于(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50年代初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