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创造性地为自己选择了“皇帝”的名号。“皇”代表着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他们很多万世不朽。“帝”则是上古人们...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创造性地为自己选择了“皇帝”的名号。“皇”代表着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他们很多万世不朽。“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皇帝”的产生恰恰结合了二者。
——何乐为主编《中国发现之帝国的流年》
材料二  秦始皇消灭六国后,建立起一个地域辽阔的统一政权。而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局面,使得各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这使得秦朝的统一政策很难推行。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社会各个方面强制统一,使得大统一的观念变为现实……与此同时“大一统”的观念,又在新的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
——葛剑雄主编《千秋兴亡——六合一统》
材料三  贞观十八年,当内奔的突厥请求在内地安置时,唐太宗不顾群臣的反对同意了,并解释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他强调 “自古贵中华、贱夷狄,而今四海一家,就应该“胡、越一体”。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材料四 清朝中央设有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管理的机构——理藩院。它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将新疆、西藏等地区的事务也纳入其内,凡爵禄、朝贡、定界、贸易、宗教诸政令,并归管辖。前代的类似机构通常为礼部下属,而清朝的这一机构直接受皇帝领导,地位与六部等同,对驻边大吏有直接指导的权力。……早在入关之前,清已经颁布《蒙古律书》,行用于蒙古地区,入关后不断修订,至乾隆六年修成《蒙古律例》,乾隆末年,其内容已扩充到12卷,209条。嘉庆年间对其又进行大规模增补修订。此外清廷也针对不同边疆地区颁布了一些区域性立法,如《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回疆则例》、《钦定西藏章程》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皇帝”的称谓体现了什么思想?嬴政用这一称谓的目的何在?(3分)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采取哪些措施使“大统一的观念变为现实”。你如何理解“与此同时“大一统”的观念,又在新的现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8分)
(3)材料一说明唐太宗的民族观是什么?这种民族观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4)根据材料二指出理藩院与以往类似机构有何不同?概括清朝民族立法的主要特点。(4分)
答案
(1)君权神授。(1分)加强皇帝的权威性,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提供依据。(2分)
(2)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皇帝制度、郡县制),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其它:大力开拓疆域,构筑全国交通网,统一车轨。(6分,写出其中的6点得满分)秦始皇的措施巩固了统治,增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2分)
(3)“四海一家”“胡越一体”。(2分)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唐代产生了胡汉混合,开放多元的新文化。(3分,写出其中3点给满分)
(4)理藩院职权扩大,地位提高(2分)立法特点:不断修订,因地立法。(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创造性地为自己选择了“皇帝”的名号。“皇”代表着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他们很多万世不朽。“帝”则是上古人们】;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若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弟弟应为
A.令弟B.内弟C.家弟D.舍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1950年北京市丰台区供销社发行的社员股票,该股票发行的目的是
A.提高农民土地改革的积极性
B.帮助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C.引导农民走人民公社化道路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前往美国的飞机上写的一首词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空尽碧。此去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广与该词写作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九一三事件”D.基辛格秘密访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诗人在此表达了(   )
A.爱国思乡B.离愁别绪C.一国一边D.弃家离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去年是中国和印度建立外交关系60周年。中印两国由水相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9年)骞因分遣副使使……身毒(身毒,读yu  án dú,古印度的别泽)……及诸旁国。“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羁,读jí,马笼头),皆以白玉作之。”
——摘自《史记》、《西京杂记》
材料二

抗日战争期问,一个由5名印度医生组成的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救助那些被战火蹂躏的中国军民。其中柯棣华,这位诊治了数千名中国军民的青年医生,献出了自己年仅32岁的宝贵生命,谱写了曲中印友谊的赞歌。
——网易新闻中心
材料三  2010年12月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联台公报》重申: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肩负着确保两国经济社会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历史责任,对推动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新华网国际频道
(1)材料一揭示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在古代两国交往史上印度文化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以柯棣华大夫为代表的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3)20世纪50年代两国对“对推动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是什么?(2分)从国际关系角度谈谈这一“重大贡献”的主要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