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说明 (    )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于打破B.海峡两岸已经...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说明 (    )
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于打破B.海峡两岸已经实现三通
C.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九二共识”D.海峡两岸国共两党有了直接交往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海峡两岸关系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说明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于打破。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A。
核心考点
试题【“少小离家老大归, 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说明 (    )A.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于打破B.海峡两岸已经】;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80年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采访邓小平时说,“我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和防止再次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要解决该记者疑问的根本途径是(   )
A.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要坚决防止左倾错误的形成与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导致如下表中国产业结构在1936年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单位:万元
 
合计
外国资本
本国资本
(不包括东北)
本国资本中之官僚资本
本国资本中之民族资本
工矿业
429 600
292 000
137 600
20 600
117 000
交通运输业
391 400
351 400
40 000
23 500
16 500
合计
821 000
643 400
177 600
44 100
133 600
A.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贡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政策导向B.外部环境有利
C.实业家自强不息D.自然经济解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A.加强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B.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了一批重工业
D.加强了国家的国防能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