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C.“左...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D.苏联背信弃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所以选C。
核心考点
试题【“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C.“左】;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62年3月,***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B.综合平衡
C.多快好省D.以粮为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促成下表反映的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5年国民经济情况表
经济部门
总产值或收入
比上年增长
工农业
4504亿元
11.9%
工业
3219亿元
15.1%
农业
1285亿元
4.6%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提出
D.***主持中央工作,进行全面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熙帝能派兵进入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主要条件(  )
A.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
B.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政局稳定
C.台湾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祖国的行径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D.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较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   )
A.平定三藩B.统一台湾
C.雅克萨之战D.平定噶尔丹叛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