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
此题为开放型题,只要求学生选取一种观点作答即可,要求考生论述观点明确,坚持史论结合,语言条理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四个递进的层次评分:(12分)
第一个层次,有观点但无论述,给1——2分;
第二个层次,有明确的观点,能从一个角度并结合史实论述,给3——6分
第三个层次,有明确的观点,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史实准确,给7——10分
第四个层次,观点明确,分析角度多维,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给11——12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外因论
政治: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如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等,直至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造成近代中国局势动荡,缺乏稳定的环境。
经济:利用种种特权,对中国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中国的民族工业和传统手工业遭到排挤和打击,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如在中国办工厂、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以掠夺资源、市场和劳动力,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掠取高额利润,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二:内因论
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少科技人才;传统的政治体制没有受到根本的冲击,守旧势力的反对与阻挠;自然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工商业发展受到阻碍;传统观念的束缚,重农抑商思想的阻碍等;太多的政治运动、社会动荡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观点进行分析。如果选择外因论,主要是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外国的侵略是中国的社会遭到巨大的破坏,中断了中国的独立发展的进程,中国的近代化受到严重的阻碍;如果选择内因说的话,主要是从中国的内部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从中国的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欠缺等角度进行分析。要求考生论述观点明确,坚持史论结合,语言条理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中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的文明,在向近代化的过渡中逐渐的衰落了下来,被西方超过。中国为什么没有把握好古代文明发展的机遇最早的进入到近代社会呢?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应该都是其中的原因。中国的近代化内无相适应的传统文化,外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中国的近代化“被耽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多党合作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这一历史场景发生于什么时期?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写道:历史研究的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单位既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也不是另一极端上的人类全体,而是我们称之为社会的某一群人类。(其中的社会与文明同义)。作者的主张是(   )
A.研究历史应使用全球史观B.研究历史应重视国别史
C.研究历史应采用文明史观D.历史研究的单位应是各种文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近代社会上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1分)其核心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三个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简述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后有关社会革命方面的重要活动。 (2分)
(3)材料三中“边界红旗子”指什么?(1分)“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1分)
(4)分别概括三则材料反映的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主要思想理论。 (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