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八字方针中的“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即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答案选D,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核心考点
试题【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图1到 图2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①反映了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②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④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表现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1)画面中的“阳光灿烂”应出现于什么时期?民族工业的“阳光灿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社会影响? (6分)
(2)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
(3)画面中“蛀虫”代表什么势力?“冰雹无情”反映了当时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3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并指出其根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