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赵武灵王(前325 ~ 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武灵王(前325 ~ 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凯末尔采取的一项激进措施,就是取消费兹帽,代之以西式礼帽。费兹帽是一种红色圆柱形的帽子,是当时穆斯林土耳其人的特殊服饰。他认为,土耳其人的这种装束是非常不合时宜的,是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打扮,土耳其的社会(世俗化)改革必须从服装入手。他说:“自认为是文明的土耳其共和国人民,必须用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精神状态,用他们的家庭生活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来表明和证明他们是文明的。”
——摘编自钱乘旦《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 世纪80 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凯末尔为什么认为“土耳其的社会改革必须从服装人手”;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末尔改革的政治前提,(2分)概括凯末尔改革对土耳其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8 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4分)
答案
(1)发展骑兵,增强军事力量;服饰应利民、便用;服饰须因时势而变。处于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战争频仍,各国追求富国强兵。
(2)费兹帽等装束非常不合时宜,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或“凯末尔革命”的成功)。推动了社会的世俗化,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
(3)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
(4)(评分参考)略。
解析
本题以服饰的变化为切口,大跨度的考查对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改革和近代土耳其凯末尔改革和现代中国服饰的变迁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看看题目是怎么问的,然后阅读材料,依据材料和所学基础知识组织答案。第(1)问有两个小问,即根据材料归纳胡服令的目的和特点与赵武灵王改革的背景。第1小问根据材料就可得出答案;第2小问结合选修一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即可得出。第(2)有3小问。第1小问从材料中“土耳其人的这种装束非常不合时宜,是一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打扮”即可得出答案;第2小问从材料中的“土耳其共和国人民”得出其政治前提;3小问从“是一种穆斯林土耳其人的特殊打扮”和“是一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打扮”“自认为文明的土耳其共和国人民”用思想家庭和生活来“证明他们是文明的”得出答案。第(3)问有两小问,即文革时和改革开放以后服饰的变化与其变化原因。前一问材料概括;后一问根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和改革开放后时代特征分析出答案。第(4)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符合素质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根据材料学生自然能够总结出服饰与社会发展、思想观念变化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考点定位】1.选修一※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
2.选修三※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3.必修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文革和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的变化
核心考点
试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赵武灵王(前325 ~ 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5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县设六十议灵,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于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甘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县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1895年)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央政府的机构分布图, 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B.丞相是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C.太尉和廷尉都是武官,共同管理全国军事
D.建立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下列关于唐太宗时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突厥归附后,唐太宗在其部落原处设置羁縻府州
B.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位可以世袭
C.在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安西都护府
D.加强与西藏的联系和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并册封喇嘛教首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清朝康熙统治时期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繁荣昌盛,库存盈余增加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快速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开支不断增加D.对外贸易发达,海关税收不断增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朕以为孔、孟之后又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巨。”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
A.借此彰显自己的汉学功底B.以儒家思想巩固统治
C.内心仰慕崇拜儒学D.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