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观察《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最佳结论是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001310098棉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观察《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最佳结论是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392
19505
19
A.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相对缓慢        
B.B.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忽视轻工业
C.片面强调重工业,以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D.全面发展,重视分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表可以看出,重工业的发展速度最快,农业的发展速度最慢,这说明了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的的牺牲的基础上的。故选C。AB项错误,轻工业的数据材料未体现;D项明显错误。
核心考点
试题【观察《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最佳结论是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001310098棉纺】;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
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春秋繁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对某位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康节、橫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释、道,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最多。”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康有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上海,已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但作为松江府辖下的一个滨海小城,上海始终仰慕苏州,追随杭州。
材料二:上海开埠后,即在世界上引发了淘金热潮……。1881年《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惟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后来出版的《上海指南》用三个排比句来形容上海形象:上海,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东方的巴黎;上海,西方的纽约。
材料三:近代上海的崛起,不仅改变江南固有的城市格局,而且加速了上海与江南腹地的互动,并以一种新的经济力量,重构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文秩序。20世纪初期,就已有人把这种互动中的重构,不无夸张地称为“普遍的‘上海化’”。以前是上海“城中慕苏、扬余风”,现在轮到苏、杭来沐浴“海上洋气”了;以前富庶莫过苏杭,现在是“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苏智良《上海城市的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明清时期上海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文秩序”呈现怎样的特色?(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近代上海所形成的新的“经济力量”和“人文秩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基于上述材料,怎样看待近代上海地位的变迁?(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29年2月10日官方报纸《长沙日 报》上发表的图片,这反映出当时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B.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
C.文化专制趋势加强D.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间流传一副对联,上下联是“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表明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
A.企业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缺乏激励机制的现象较普遍存在
C.部门间相互监督能较好防止腐败
D.开始出现了市场调配资源的要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