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该语应出自A.《论语》B.《韩非子》C.《春秋繁露》D.《荀子》...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该语应出自
A.《论语》B.《韩非子》C.《春秋繁露》D.《荀子》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观点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故C项是正确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该语应出自A.《论语》B.《韩非子》C.《春秋繁露》D.《荀子》】;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
A.17世纪前期B.18世纪前期C.19世纪前期D.20世纪前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在逐步融入世界大潮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一批通商口岸。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艰难成长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除向中国倾销棉纱外,也向中国倾销洋布……七十年代后,沿海、沿江一些通商口岸穿洋布的人已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记载说,八十年代江苏一些商埠穿土布者“竟至绝迹”。……上海、杭州等口岸盛产棉花,这些棉花,除运销本国各地外,有很多都出口到国外。……南方闽、广一带,还有大批破产农民流离国外。如1879年厦门一地,有二万一千余人出洋。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通商口岸发展起之后,其影响力不断向内陆腹地辐射,带动更多的中国城市走向了近代化。……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因为对外经济联系的建立和租界的开辟,直接与此相关。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东方国家侵略的过程中,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们“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导致通商口岸社会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0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  )
①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②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④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与图中宣传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人民代表大会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特别行政区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