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58年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8年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1)据材料1归纳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2分)
材料2: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2)根据材料2归纳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2分)并分析其原因。(2分)
材料3:在8·23金门炮战50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航程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减少战争发生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为“厦门的后花园”。
(3)举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2分)
(4)对比材料1、3,回答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意义何在?(2分)
答案

(1)趋势: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2分)
(2)表现: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2分)
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2分)
(3)史实: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2分)
障碍:岛内主要是“台独”势力;国际上主要是国际反华势力。(2分)
(4)变化:由台海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直接联系的桥梁。(2分)
意义: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也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等信息可以直接归纳出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即: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状态,这一变化说明大陆方面主张由主张武力解放逐渐转为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2)表现:从材料二中文字内容直接归纳出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即可,如:“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等。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其原因所在。如:“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
(3)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找出两岸人民各自或共同维护台湾主权的史实即可,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障碍: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岛内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4)变化:对比材料一、四内容可明显看出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转变,即由台海(两岸)对抗的前沿转变为台海(两岸)直接联系的桥梁,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金门的稳定和发展;便于两岸人民之间日益密切的交流往来;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58年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1)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分)有什么重大作用?(2分)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2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分)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2分)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
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
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
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
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3分)
材料2: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与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2)据材料2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2分)
材料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3)依据材料3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清朝晚期B.民国初年C.抗战前夕D.新中国成立初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开端的是
A.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B.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建立了国营企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D.中共八大提出“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旦,这一节日可能出现在                                  
A.辛亥革命后B.戊戌变法前
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