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
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D.庄子的“齐物”观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题干观点认为周文王行仁义得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国;“世异则事异”,世道不同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这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根据以上分析,ACD项明显错误。
核心考点
试题【“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4分)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
 
材料2: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处于什么阶段?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2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6分)
(3)依据材料3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75年,***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B.推动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

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③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种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 的延续,新时斯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己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二 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 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己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摘编自2006年5月25日《卫报》,作者马丁•雅克,伊文译
(1) 请指出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这一观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西欧东山再起”的原因和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12分)
(3)材料三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请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9年所发生的事件对20世纪末的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决定性”影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