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材料二 2009年谁最红?小沈阳。“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这样认为。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能够自发营造社会效应的网民,他们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
材料三 春节联欢晚会所展示的节目内容作为一种讯息,反映了社会的文化走向与趋势。2009年春晚造星意识的成熟也反映了现代商业社会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而这些都源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2009年刘谦和小沈阳为春晚增添了一丝时尚气息,展示了平民风采。
材料四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大多数人主张剪去辫子,谁要继续留辫子,便为社会舆论所不齿。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求时髦”。
材料五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昧,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全国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据王文泉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4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依据材料四、五,说明当时的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心态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1)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
主要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2)电视和互联网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
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电视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的解放;电视和互联网的资讯与娱乐功能的优越性等。
(3)剪发辫;更新服饰;肯定西方社会生活习俗;否定传统生活习俗。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布了许多法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文明的传入。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围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1)依据材料中的“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归纳概括出原因,列强入侵,清廷腐败,政治黑暗。依据材料中“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借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归纳概括出 倡导办报刊主要目的是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2)材料二、三从小沈阳和刘谦能迅速走红,成为家喻户晓明星的过程可知,电视和互联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当今大众传媒重大变化表现为电视和互联网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有:改革开放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因素;思想的解放因素;电视和互联网优越性等。
(3) 材料四、五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在社会习俗和心态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社会习俗方面认同剪发辫和“务求时髦”服饰,在心态方面完全肯定西方社会生活习俗;彻底否定传统生活习俗。这些变化源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变革或外来文明的冲出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杜绝儒家以外其他思想的传播
B
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度
推动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
“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
D
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
对启蒙思想的产生有着重要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腾讯历史频道曾推出《转型中国1840—1956》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56年年度事件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D.“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针对此问题,苏格拉底主张
A.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B.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C.主观感受无助于人对世界的认识D.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4分)从古代邮驿到现代邮政,反映了不同时期邮政发展的历史变迁。

秦驰道示意图
邮驿是我国古代官方的通信组织。秦统一后,以咸阳为中心,在全国“决通川防,修筑驰道”,四通八达的驰道贯通全国各地,开辟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秦在驰道上组建邮亭,,通过各条交通主干线,向各省会(原六国国都)辐射,形成中央一级的邮驿网络,再由各中心城市向附近所辖的地区辐射,形成了全国性的通信网络。
(1)结合所学,分析以上图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秦这样做的目的。(8分)
欧洲邮政大事记
时间
历史资料
11世纪前
欧洲的邮驿(专人送信)只供政府专用,民间通信是靠别人捎带或专人递送。
11—15世纪
新兴城市、商业和文化的发展,促使城市、教会、大学等地方开始建立各自独立的邮递系统,这是欧洲私营邮递的开始。
17世纪中期
英国、法国等国规定了邮政由国家专营。实行预收信件资费、加盖收寄和投递时间的戳记、集中投递等办法,已同近代邮政相似。
19世纪中期
英国进行邮政改革,由国家专营信函业务;国家发行邮票作为邮资的凭证,统一邮资制。这种新的邮政制度很快被其他国家采用。
(2)依据上表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欧洲邮政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12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1897年,大清邮政开办,以海关的管理区域为依据设立邮区,由外国人掌管的中国海关控制。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大清邮政更名为中华民国邮政,到新中国建立之前,统称为中华邮政。中华邮政按省设立邮区,颁布了邮政法,并加入了万国邮政联盟,参与国际邮政事务。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邮电部,拓展网络、增设局所。1998年,实行邮电分营,成立了国家邮政局成立。2007年,邮政实现政企分开,成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建成集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邮政企业。
(3)阅读材料,对近代以来中国邮政发展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每个阶段邮政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