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是如何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4分)
(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认识历史评价需要注意哪些因素?(2分)
答案
(1)共同理由:忽视德政,不顾及民生。(1分)目的:缓和矛盾,维护封建统治。(1分)解决办法:平定噶尔丹叛乱;多伦会盟;实行盟旗制度;通婚联姻。(写出任意两点得2分)
(2)评价:肯定修筑长城有助于稳定北方边防;否定其暴政、专制。(2分)
目的:强化民族危亡意识,鼓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2分)
(3)论从史出;注意甄别材料,关注评价者的身份及主观目的;注意人物行为的主观目的与客观结果。(写出任意两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的意思是:秦国刚刚灭掉其他诸候的时候,天下人心尚未安定,创伤累累尚未痊愈,而蒙恬身为名将,不在这时候尽力谏诤,赈救百姓的急难,恤养老人,抚育孤儿,反而迎合始皇心意,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他们兄弟遭到***身之祸,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吗?哪里是什么挖断地脉的罪过呢?由材料二中的“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可知共同点体现在对百姓的体恤上。关于康熙的民族政策根据所学应该是开明的包括平定噶尔丹叛乱;多伦会盟;实行盟旗制度;通婚联姻。
(2)由“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可知孙中山肯定长城的功劳;由“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可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它。
目的:强化民族危亡意识,鼓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3)历史评价要注意的首先是论从史出,看的时候要注意评价者的阶级出身及代表的利益;其次要注意的是评价者本身的主观目的;再次就是评价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等。
核心考点
试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充满变革的时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确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艺方针
B.苏联虽曾重视农业领域改革,但总体成效不大
C.美国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黄金”时代
D.两极格局面临多种力量的冲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票证旧事》记载,复旦大学研究生王春瑜决定当年结婚的因素之一是因为婚后才有副食品供应证,凭此每周才能买到几块豆腐干、半斤豆芽之类。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B.计划经济体制下仍然存在商品交易
C.节俭与奉献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主流D.“文革”动乱导致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照顾那些仍未跟上对外政策变化的顽固分子,《纽约时报》的封面用红字印着“红色中国”,但也用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封底是赖思顿(《纽约时报》副社长)和***并肩而坐,正在商谈政策。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49年B.1971年
C.1972年D.1979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稗类钞·婚姻类》记述了人们称之为“文明结婚”的新风尚: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请愿于女子之父母,得其父母允准,再由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新风尚”体现在
A.婚俗已不讲究父母之命B.多数人崇尚西方新式婚姻
C.媒妁之言左右婚约缔定D.婚姻男女当事人都有发言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D.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