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当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1953年,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材料二: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四: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过渡时期我国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分)
(2)结合材料二并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4)材料四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2分)
答案
(1)原因:农业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由于没有消灭私有制,仍然有两极分化的危险。(4分)
(2)错误: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违背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4分)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2分)
(3)主要内容: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分)
(4)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原因: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分析”。所以从材料一中的“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这一信息可以得出原因是:农业个体经济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由于没有消灭私有制,仍然有两极分化的危险。
(2)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二并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错误: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材料二中的“一大二公”等信息可以看出其错误是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违背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从材料二中的“一平二调”等信息可以看出其错误是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
(3)主要内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回答。由材料三中的“生产责任制”、“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等信息可以知道,其内容是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由材料四中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可知其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核心考点
试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3年5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要办重点中学”,全国共确定重点中学194所。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二届人大会议上所说:“首先集中较大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以便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迅速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提高。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是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
A.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B.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
C.教育政治化倾向明显D.忽视义务教育的普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2014年1月,其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这印证了
A.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
B.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D.梁启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A.万马齐喑究可哀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千树万树梨花开D.无可奈何花落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面是几位思想家的言论:
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乙.“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丙.“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丁.“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调和”
其中一位与其他三位派别不同,这一位是:
A.丁B.丙C.乙D.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