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上写着“To peking for peace”,中文含义是“为了和平去北京”,并在画面中画着:满脸笑容的美国总统...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上写着“To peking for peace”,中文含义是“为了和平去北京”,并在画面中画着:满脸笑容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提着皮箱的国务卿基辛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中美已经结束对抗,实现了和平
B.表现了中国对实现中美和平的渴望
C.反映了美国民众对中美和平的支持
D.尼克松是为了联中抗苏而去北京的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尼克松访华的意义,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尼克松访华的意义,中美已经结束对抗,实现了和平就属于夸大了尼克松访华的意义,所以不能选A。本题是表明了美国对实现中美和平的渴望,而不是中国,所以不能选B。尼克松是为了联中抗苏而去北京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并且违背题目主旨,所以不能选D。
核心考点
试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上写着“To peking for peace”,中文含义是“为了和平去北京”,并在画面中画着:满脸笑容的美国总统】;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的方针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D.另起炉灶的方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两句诗涉及的是
A.钓鱼岛问题B.中美关系问题
C.台湾问题D.西藏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的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中国人来了”这一结论所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尼克松访华并签署上海公报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人可自由出入美国国境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中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A.两种管理制度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经济制度D.两种法律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抗衡美苏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摆脱美国的控制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