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 [     ]A....
题目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来源:
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

[     ]

A.沙皇统治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斯大林体制时期
答案
D
核心考点
试题【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时期应该是 [     ]A.】;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表明 

[     ]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表1 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据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编制
表2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编制
  材料三 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1953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拟定的工业化规划提供了资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地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 ——据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较之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 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题型:0119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题型:0119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