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苏俄(苏联)某段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苏俄(苏联)某段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年份/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 446
6 620
7 860
8 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材料二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39年的87.4%。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是总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的。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共同付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四 中国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78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俄(苏联)从1913年至1925年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1年至1925年农业生产呈现该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30年代初苏联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学者所持有的观点,并运用有关史实对材料所述“改进和补充”加以说明。(5分)
(4)综合前三则材料分析材料四,可以看出美苏的做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4分)
答案
(1)(4分)生产状况:1913年—1921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921年—1925年逐年增长;(2分)主要原因:1921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社会局势稳定;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2)(4分)发生的变化: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发展;(2分)说明:反映了斯大林体制(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2分)
(3)(5分)观点: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原有自由放任政策存在弊端;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改进不足。(3分)史实说明:1933年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对金融、工业、农业和民生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干预,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使美国逐渐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2分)
(4)(4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市场经济;不能只看到计划经济的弊端而忽略它的优越性;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都需要结合国情不断发展和完善。等等(4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苏俄(苏联)某段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8年春,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俄国各族人民转入和平的、创造性的劳动,他们恢复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教育事业。但是面临重重障碍,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
A.落后的生产技术B.管理经验不足
C.帝国主义的进攻和国内反动分子叛乱D.缺少建设资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指出,既然我们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生产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里的“中间环节”主要是指什么政策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实行“粮食税”D.余粮征集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生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下列关于中外历史上涉及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有(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1995年,国家启动的“安居工程”   ③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指出:“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是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等物质条件    
②列宁认为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说明这一政策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
③列宁的这一指导思想得到长期贯彻
④到1928年苏联完成了对小农的改造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