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保障了军事胜利 | 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
C.引起农民的不满 | D.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列宁《论粮食税》:“……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这里列宁所谈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二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须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材料三 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形形色色的人簇拥在一起。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判断,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难?实行这项措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3分)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
C.“为了支持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
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 |
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 |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 |
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A.不同国家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 |
B.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
C.杰出的人物会影响历史发展过程 |
D.实事求是思想具有普适意义 |
最新试题
- 1 已知函数,(),对任意且都有,若,则的值( )A.恒大于0B.恒小于0C.可能为0D.可正可负
- 2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24℃,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时读数为112℃,测得一杯水的温度为46℃
- 3如果你遇到上述情况,你应该怎么办[ ]A.忍气吞声B.以牙还牙,给别人起绰号C.用自己的方式惩罚别人D.报告老师
- 4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北半球东北信风的是[ ]A、AB、BC、CD、D
- 5雷雨天远处一道闪电,小黄立即看手表,经过4s的时间,听到远方传来的雷声,那么闪电处离小黄大约有多少米?(设声音的传播速度
- 6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请回答问题:(1)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
- 7若4x3yn与﹣5xmy2是同类项,则m+n=( ).
- 8已知集合M={a,b,c}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 9You need your room every day.[ ]A. clean B.
- 10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说法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
热门考点
- 1用50g98%的浓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A.145gB.195gC.196gD.245g
-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通过R的电流是______A,加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
- 32009年9月下旬,南京某中学发展“H1N1”甲型流感疑似病例,为阻断“甲流”传染扩散,政府有关部门依照《传染病防治法》
- 4如图甲所示,真空区域内有一粒子源A,能每隔T2的时间间隔定时地沿AO方向向外发出一个粒子.虚线右侧为一有理想边界的相互正
- 5下列选项中属于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是 [ ]A.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B.与人相约,守时守诺 C.人不为
- 6 李明同学收集了“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三个人的人物肖像图片,他应该把这些图片归入下列哪一专集 [
- 7诗文原句填空。(1)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感情。田园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
- 8若25x5m+2n+2y3与-25x6y3m-2n-1的和是单项式,则( )A.m=12n=0.B.m=1n=-12C
- 9(2011年湖北荆门,6题)下列过程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B.煤气燃烧C.石蜡熔化D.大米酿酒
- 10当SO2与SO3的质量比为1:1时,其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 )A.1:1B.2:1C.5:4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