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三民主义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孙中山所写...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提出了他的重要思想,请解释这一思想内容的具体含义。 (6分)
(2)依据材料二的三幅图片,概括***思想确立的过程。(6分)
(3)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思想和***理论的共同特点。(2分)
答案
(1) 潮流: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主政治。(2分)含义:民族主义:暴力推翻满清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2分)  民权主义: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低价后,增长的部分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2分)
(2)过程:井冈山时期,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标志着***思想形成。(2分)延安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做了系统论述, 标志着***思想成熟。(2分)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2分)
(3)特点: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联系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以理解“世界潮流”的含义,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阐述了三民主义与“十六字革命纲领”之间的关系,直接回答即可;(2)仔细观察三幅图片的内容,不难发现其代表了***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七大被确立为主导思想时期,联系教材中的内容直接写出每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即可;(3)联系教材中的内容不难回答出***思想和***理论的共同点。
点评:20世纪以来中国产生了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思想和***理论。有关这三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考查,高考主要集中在对比他们在救国道路上主张以及这些理论措施在中国实践的结果,由此体会出这些理论成果各自的时代特征以及利弊表现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当然,要准确揭示其实质区别,还应该从阶级属性出发对其进行阶级分析。
核心考点
试题【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孙中山所写】;主要考察你对三民主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    )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的旗帜,是因为它(   )
A.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来的
B.是国民党一大审议通过的
C.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因为
A.表达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
C.反映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
D.要求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 ,那满洲人不来危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①完整准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②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对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③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④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我们为志士的,总要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最优等的人格来待我们四万万同胞。
——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1905年8月13日)
材料三 持中国近代之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甚远,其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而能与彼颉颃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之。彼于中国文明一概抹***者,殆未之思耳。且中国之心性理想无非古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病,始知补偏救弊之方。  
——《建国方咯·孙文学说》(1917年—1919年)
材料四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所认为的“欧洲富强之本”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后来的实践中是如何用“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中国”的?(6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如何看待中西近代文明的?依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