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维新思想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警戒,除旧布新,与...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警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牧,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和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何必然联系?(10分)
(2)综合两则材料,你认为戊戌变法的特点有哪些?(5分)   
答案
(1)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设立制度局;制定章程。(3分)
(2)问题:说明资产阶级在封建地主阶级面前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联系:这就导致资产阶级不敢和封建地主阶级彻底决裂,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最终被封建顽固势力所镇压。(7分)
(3)自上而下的改良;改革措施很不彻底;改革面临的阻力巨大。(5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警戒,除旧布新,与】;主要考察你对维新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有人谗尔为康党”。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为自己辩护非常高明,其高明之处在于 
A.承认是康党,求得慈禧宽恕B.承认是康党,为戊戌变法辩护
C.把自己和康党划清界限D.以退为进,把主张变革的洋务派都牵扯进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
B.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的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C.改革相对革命而言对生产力的破坏小,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发展
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避免“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创办的报刊是          
A.《时务报》B.《民报》C.《新华日报》D.《新青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以下所列能说明此观点的有(  )
①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②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③提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④没有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而是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圉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