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康有为等人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说:“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孔子先发其端,即历代史书、百家著述,多有与之暗合者,但研求者寡,其流渐湮。今之聚书,务使海内学者知中国自古有穷理之学,而讲求实用之意,亦未遽逊,正不必惊望而无极,更不宜画界以自封。”
一一龚郭清《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会通中西的贡献》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观点。(6分)
材料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有力的刺激”,“维新运动决不能算做完整的失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4分)
答案
(2)形成了近代中国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潮流,全方位学习西方;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4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从材料“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孔子先发其端,即历代史书、百家著述,多有与之暗合者”“讲求实用之意”“更不宜画界以自封”中,可以概括康有为的思想观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并结合苏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形成了近代中国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潮流,全方位学习西方;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核心考点
试题【(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等人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说:“近年西政西学,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古孔子先发其端】;主要考察你对维新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彀下这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优,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全集》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督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帐,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督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督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趋向于改良而非趋向于革命。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材料二 有人指出: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戊戌变法核心人物和维新运动的领袖”;也有人认为:“一般历史学者……往往受制于改革或革命观点偏见,致使康在百日维新中的影响及康与光绪间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过高评价了康有为。”
(1)材料一中“他们”面临的“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指什么?(4分)请举一例说明“他们”是是如何“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的?(4分)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试从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评价康有为在这一时期的活动。(7分)
材料一 苟徘徊迟疑,苟且度日,因循守旧,坐失事机,则诸夷环伺,间不容发,迟之期月,事变必来。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臣闻方今大地守旧之国,未有不分割危亡者也。……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夫皇上既知法之当变矣,既以康有为之言为然矣,而为能断然行之。必有藉于群众之议者何也,盖知西后之相忌,故欲藉众议以行之,明此事非出于皇上及康有为之私见也。而诸臣之敢屡次抗拂上意者,亦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的变法心态,这对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有哪些影响。(5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分析这段材料是否挖掘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颁发,然而,中央二品以上的大臣,讲新政的只有李端棻一人,地方督抚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比较得力。除此之外,各部堂官和各省督抚都观望、延宕、抵制,公开反对,拒不奉诏。
——范士华:《戊戌维新——近代中国的一次改革》
材料二 废除八股文损害了所有毕生准备科举考试的生员的前程……裁撤不必要的机构和三个巡抚的职位与创设十二个新局的建议,在所有现职官员中引发了解职的恐慌;要求任用有实际知识的人而不是按资历擢升现职者,在官场中引起不安全感;军事改革危及满族八旗和汉族绿营的特权,而反腐败的指责终止了太监总管李莲英最热衷的敲诈行为;变寺庙为学校的命令激怒了僧侣。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维新变法的效果如何?(3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反对变法的有哪几类人?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7分)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戊戌政变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维新党人,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乱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
(1)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6分)
(2)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4分)
最新试题
- 1植物受精卵发育的部位是A.花药B.花柱C.柱头D.胚珠
- 2任务型阅读: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给语境,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Take the medicine with
- 3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紧急召开“八七会议”,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叙述,错误的是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B.
- 4Having just quit a highly moneymaking job with tech giant Mi
- 5近代历史上,许多国家的议会实行两院制。被称作“人民的双重代表制”的是[ ]A.英国议会B.美国议会C.德国议会D
- 6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 724°45"的余角为( )°( )".
- 8#117: Some people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
- 9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的时期:( )A.西周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 10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 )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C.蒙古、阿富汗、老挝D.
热门考点
- 1听句子,选择正确的应答。( )1. A. They are rulers.( )2. A. It"s 7
- 2卡莱尔说:“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
- 32010年我国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志愿者到了玉树后出现了“高原反应”,因为当地空气较稀薄,其中O2的体积分数_
- 4动物的生死友谊 ①动物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弱肉强食是动物界的自然法则,强者和弱者之间似乎天生就是一种
- 5完形填空。
- 6复数(i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
- 7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2题。 1、图甲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图乙中的[ ]A、a
- 8If he here, he would agree with you. [ ]A. was
- 9△ABC中∠A+∠B=40°,且∠C﹣∠B=60°,与∠B相邻的外角的度数是( ).
- 10东晋建立之初,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东晋统治者的政策开明B.北方南迁流民的开发C.南渡士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