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4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期丁关于历史的终极是“上帝之国”在人间实现的思想,支配着中古时代的西欧史学。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洒受神忍的这个世界之外。
材料二 司马迁的《史记》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被笼统地称为“天下”,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历代史家大都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在撰写本国史的同时,虽然薄于“蛮夷”,但毕竟包括了同时代已知的世界。
——以上材料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四 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是一个由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接着发生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已不合时宜,且具有误导性。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有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但世界却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中国自1840年开始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史书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的局限。(2分)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对世界的认知视野上有何重大变化?结合中外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4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西方史学家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4分)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的含义。(3分)面对这种形势,我国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3分)
答案
(1)仅限于局部世界的认知;受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以本民族为中心。
(2)变化:从局部地区扩大到整个世界。 原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形成有机整体;汉朝以来,中国对外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 鸦片战争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 军事实力的差距和抵御外侮的需要, 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将眼 光投向世界。
(3)变化:由西方中心史观发展到全球史观。评析: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是进步的,符合世 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二战后欧洲丧失霸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第三世界国家 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 这些因素使得以西方为中心的史观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扩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 也论证了全球史观的正确性。
(4)世界史观带有主观性;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受到宗教思想、民族意识、科技水平、交往 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世界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5)含义: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贫富差距加大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3分)
应对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4分,答对3点即可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从史观研究角度考查对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认识。第(1)题依据材料一、二从对世界认识的范围、神学观念、民族观念等角度说明其局限。第(2)题抓住“认知视野”,根据材料说明变化;结合世界和中国有关史实分析变化的原因。第(3)题依据材料说明西方史学家的世界史观的变化,从二战以来世界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分析史观变化的依据。第(4)题综合材料,说明影响史观的主要因素。(5)回答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应对措施从深化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等角度思考。
核心考点
试题【(22分)不同的史书呈现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4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期丁关于历史的终极是“上帝之国”】;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办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沉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尊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经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4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二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是什么?(4分)
(3)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6分)
(4)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3分)
①编成《滑达尔各国律例》和《四洲志》 ②研究仿制西方战舰
③系统介绍西方史地知识 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①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②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向共和”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④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
A.反抗君主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D.发展资本主义与民主共和的统一 |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
最新试题
-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①顶点在圆周上的角是圆周角;②圆周角度数等于圆心角度数的一半;③90°的圆周角所对的
- 2图(1)是一个黑色的正三角形,顺次连结它的三边的中点,得到如图(2)所示的第2个图形(它的中间为一个白色的正三角形);在
- 3在角、三角形、矩形、等腰梯形这四种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___.
- 4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 ]A.限制工业的发展,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B.充分利用区域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C.
- 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B.实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C.进一步加强
- 6Now let us look at how we read.When we read a printed text,
- 7下图是测量带电粒子质量的仪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设法使某有机化合物的气态分子导入图中所示的容器A中,使它受到电子束轰击,失去
- 8小张的一项发明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公司重奖小张,发给他一张载明一定金额、付款单位、签发日期等内容的现金支票。这类
- 9【题文】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莫言,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 10句型转换1. Tony is thirteen years old. (改为一般疑问句,并作肯定回答) —____
热门考点
- 1(文)若,则方程的解为 .
- 2(14分)某厂用甲、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已知生产1t A产品,1t B产品分别需要的甲、乙原料数,可获得的利润
- 3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到水中充分溶解,其中会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是( )A.硝酸铵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98%的硫酸D
- 4已知函数f(x)=(2ax-x2)eax,其中a为常数,且a≥0.(Ⅰ)若a=1,求函数f(x)的极值点;(Ⅱ)若函数f
- 5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
- 6在△ABC中,∠C=90°,sinA=,则tanB=[ ]A.B.C.D.
- 7阅读右边程序框图,为使输出的数据为30,则判断框中应填人的条件为A.i≤4B.i≤5`C.i≤6D.i≤7
- 8My pencil case is _____. [ ]A. White B. Bl
- 9如图所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内壁光滑的细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底有一带电的小球,整个装置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匀速运动,沿垂直
- 10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