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1909年
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1919年
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
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32年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8年
《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946年
《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会。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1)材料一中,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申报》为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信息:表达民意,启蒙民众,挽救民族危机。
特征:西方启蒙思潮传入,民权思想盛行;爱国思潮。
(2)视角与理由:
视角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
视角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
视角三:近代民族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管
理模式等方面的历史。
视角四:近代教育。《申报》开设《教育新闻》等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写出其中三个视角并说明理由,即得,其中“视角”,“理由”。“理由”不得照抄材料。如答其他视角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变化特点:1940~1944年,总体不高;1944~1946年,迅速增加;1946~1947年,快速下降。
原 因:1940~1944年正处于抗战时期,以团结抗日为主要任务;1944~1946年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人民的主要诉求;1946~1947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严重打击了人们的民主热情。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1903)”中,可知其主要论述了报纸的政治意义,提供的信息可以从其意义出发,根据材料的时间即可概括出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会”,提供的大事记,然后从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的角度论述其进步现象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明显的波动情况,1940~1944年,总体不高;1944~1946年,迅速增加;1946~1947年,快速下降。结合上述的时间阶段点的历史背景,即可分析其原因。做这类题,部分同学会不分阶段,很笼统的说明其波动,切记要分阶段分别说明。
核心考点
试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零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③ 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帮助
④全民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6年6月,苏联副外长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曾指出“眼下中国正在解决世界性的难题:日本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结局。”对洛佐夫斯基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应该是(   )
A.中国是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势力较量的中心
B.强调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C.日本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最终主宰者
D.人类几十年的命运最终掌握在中国手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历史课应对历史演绎背后动力机制的多种矛盾张力有所思考,学科核心概念应围绕这些重要的矛盾张力来确定。如“民族利益与王朝利益”、“军队忠于党和军队忠于国家的不同影响”、“私利与公益的限度”、“社会自由与社会公正”分别可从以下哪些历史事件中找到相应的矛盾张力
A.国共和谈美国内战三大改造人民资本主义
B.戊戌变法国共和谈 公有化运动美国内战
C.辛亥革命重庆谈判美国内战公有化运动
D.美国内战国共和谈公有化运动戊戌变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文件中有如下表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文件最有可能发表于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重庆谈判期间D.北平和谈期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3年,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1935年12月,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1936年8月中共向国民党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蒋介石庐山演讲,誓言不惜一切牺牲,抗战到底。上述信息反应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民族危机促使民族意识觉醒B.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逐渐加剧D.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日益坚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