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这次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领导B.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C.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这次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B.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C.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D.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答案
A
解析
遵义会议召开时,由于发报机被打烂,无法与共产国际联系,共产国际也不可能派代表来参加长征途中的紧急会议,因而没有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
核心考点
试题【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这次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领导B.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C.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对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目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缓和人民的反帝情绪
B.树立对外“自主”的形象
C.扩大税源,增加军费
D.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蒋介石。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
材料2:按: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全国抗日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36年7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曾表示要“御侮救亡”。
对此,沈钩儒等人发表如下声明:
“蒋先生处全国最高统治地位,应该赶快设法,作抗日救亡的真正准备。真正的准备抗日,决不是所谓‘先安内后攘外’,而是联合各党各派,开放民众运动以共纾国难。”
——沈钧儒等《团结御悔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1936年7月15日)
材料3: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请回答:
(1)在材料1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蒋介石看作当时的主要敌人之一?
(2)根据材料2(含按语)和3,说明中国共产党在1936年9月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已经“不适当”的原因。
(3)参照材料2,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采取“逼蒋抗日”的方针。
(4)从1936年7月13日到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又有哪些不利于抗日的行动?
(5)中国共产党贯彻“逼蒋抗日”方针取得了什么成果?
(6)根据当时对蒋策略的调整,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时所依据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民的军队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人民解放军铸就的军魂,就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此军魂确立于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秋收起义D.万里长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坚无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孙翠萍《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联系》(2003年6月9日《河北日报》)
材料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本内容,说一说中央红军渡过的三条主要大河及战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的红军长征精神,试各举一例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红军长征的具体原因
(4)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确立于
A.中共“二大”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D.遵义会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