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材料二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去高谈无政府主义;我们还要得意扬扬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问题与主义》
材料三 第一要认定我们的地位。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到了这个时候,甚么昏雾黑霾都要开了,甚么地狱监牢都要破了,甚么阶级束缚都要除了。这个潮流,比天上流来的黄河水,还要利害,还要迅速。任他甚么人,不会能撑住这个黄河水,不会能塞住他,使他从地下倒流上天去。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不是工人,就不能站在工人的社会里──工人中国里──工人的世界里。我们会要赶他离开地面,到天上去讨生活。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我们可是要这点了解吗?
──《一个工人的宣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中的“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指的是什么事情?“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指的是什么曙光?
(2)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谁?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作者的观点主要区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工人阶级是在什么事件中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的?材料中的“潮流”指的是什么潮流?材料三与材料一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2)其代表人物是胡适。材料二主张改良,材料一主张革命。
(3)五四运动。潮流是指社会主义革命潮流。材料三突出了无产阶级的地位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知识。(1)《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作者是李大钊,他是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指的是社会主义曙光,工人阶级获得政权。(2)《问题与主义》作者是胡适,他反对革命,反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张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材料一则与此相反,主张革命。(3)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时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前途指向社会主义。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改良路线和革命路线的争论,通过问题与主义之争,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 B.国民政府已经完成统一 |
C.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 D.国共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后,出于策略的需要,领判权这项由来已久的侵略要求在英国对华总战略中并未列入首要的解决目标。但是,在英方暂时放弃的情况下,中国的涉外司法权问题却由清朝官员率先提出主动出让,目的是想尽快摆脱涉外纠纷的麻烦。1842年9月1日,也就是《南京条约》签字后的第三天,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两江总督牛鉴联名向英国全权大臣璞鼎查发出照会,开列中方希望就《南京条约》未竟事宜继续善后交涉的12项内容,其中第8条“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对领判权的缘起、内容、危害,耆英等是不甚了了的,他们才会出卖国家重大利权而不自觉。1843年8月18日,军机处审定《五口通商章程》,对某些条款表示不同意见,对领判权条款却一致认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如此可以“免致小事酿成大案”。
—— 选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
材料二 恭亲王,私下里很急切地想知道国际法。通过美国公使蒲安臣的善意帮助,丁韪良的译本于1864年呈递到总理衙门。新任普鲁士公使李福斯(Yon Rehfues)于1864年春乘一艘战舰抵达中国,他在大沽口外发现有三艘丹麦商船,由于其时普鲁士正舆丹麦在欧洲交战,李福斯便立即下令捕捉这三艘商船当作战利品。恭亲王依仗新获得的国际法知识,抗议这种将欧洲的争端扩大到中国和在中国的“内水”这是中文表示领海的用词)捕捉船只的行径。恭亲王拒绝在普国公使表示悔改前接纳该公使,并申饬他以如此不得体的方式开始他的使命。处境尴尬的李福斯释放了这三艘商船,并支付了1,500美元的赔偿金。恭亲王验证了丁韪良译本的有用价值,他散发了三百本译本给各省当局。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代表团申明,山东是孔孟的出生地,属于中国的圣地,而且自从1917年中国参战和废除所有对德条约时,日本所声称的继承自德国的权利就不复存在了。还有,在1898年有关胶州湾的协议的第五款规定“德国应许永远不转租他国”。同样,二十一条也是无效的,因为条款从来未得中国国会批准。再者,中国从1917年参战后,地位有了很大变化,从中立国变为交战国,这样就有资格援引国际法中的“情势不变” 的原则,废除二十一条。作为反驳,日本代表团平静地公开了1918年舆北京的秘密协议,指出中国参战后已“欣然同意”山东问题。中国的争论决不会改变这个事实,山东的命运木已成舟。1919年4月28日,和会支持日本的立场,裁决了山东问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1942年1月,全世界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保证缔约各国互相合作,竭尽人力物力,打败德意日及其附庸国,不得单独停战媾和。签署这个宣言时,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居于领衔地位;1943年8月在有中国代表参加的魁北克会议上,通过了《四强宣言》草案,该草案正式确立了中国为四大强国之一;在德黑兰召开的“三巨头”会议上,讨论了成立联合国组织的问题,认为美英苏中四国应成为战后和平的四大支柱;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签署的会议公报确定了联合国大会召开的时间,并邀请中国和法国(当时还是临时政府)同三大国一起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
——选自殷丽萍《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原因》《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南昌)1995年03期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在办理外交上有何不同?(8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团提出“解决山东问题”的理由有何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山东问题的结果说明了什么?(6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变化并分析原因。10分
A.辛亥革命爆发 |
B.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 |
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
D.解放战争爆发 |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卢沟桥事变 | D.文化大革命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最新试题
- 1Pupils remember more and behave better when 3D images areuse
- 2图中电流表的连接正确,试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 3已知抛物线上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5,双曲线的左顶点为,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平行,则实数的值是( )A.B.C.
- 4A mouse looked through a hole in the wall to see the farmer
- 5 1.春秋时期,鲁国“初税亩”和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的办法,其主要影响在于( ) A.推动了奴隶主阶级向地主阶级
- 6Chinese proverbs are rich and they are still widely used in
-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8,则它的周长为( )A.16B.20C.16或20D.14
- 8 --- Did you catch the train to Beijing last night?--- No. I
- 9方程y-1=1-(x-1)2表示的曲线是( )A.抛物线B.一个圆C.两个圆D.一个半圆
- 10Many people can hardly______to buy a flat ,especially in big
热门考点
- 1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1) ,俯察品类之盛,
- 2物块先沿轨道1从A点由静止下滑至底端B点,后沿轨道2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C点至底端C点,AC=CB,如图所示.物块与两轨道
- 3在内蒙古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上,观赏不到的民族风情是( )A.赛马B.射箭C.摔跤D.赛龙舟
- 4【题文】太阳不象地球,它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不过通常太阳两极的磁性是不同的,并且在每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大约当太阳活动达
- 5Lucy is one of _____ in her class. [ ]A. the good studen
- 6下面是白居易的一首七律《自河南经乱》,其中的颔联和颈联的词组已经打乱,请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诗歌的空缺处。自河南经乱白居
- 7近来,四川、陕西、江西、湖北、重庆等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为帮助地方政府做好洪涝灾害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7月21日,
- 8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人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当k=( )时,3x2y与xky是同类项,它们合并结果为( ).
- 10已知∠α的余角是35°45"20",则∠α的度数是( )°( )"( )"。